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优势 >> 古巴农业在规模化农业大潮中逆向发展,为什
当下的我们,对粮食生产高度依赖工业和化学农业,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之后,粮食供应链的短板暴露无疑。你有没有想过,小而孤立的农业有没有可能会运行得更好?甚至是这种小市场或者小农业的运行模式,有没有可能支撑我国这样的粮食消费大国?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今天让我们深入研究一个与世界贸易相对孤立的农业运行模式:古巴农业。古巴农业确实在世界农业体系中属于一个另类,因为它在深度依赖化学投入和化石燃料的世界粮食体系之外,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前苏联解体之前,古巴主要种植甘蔗,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也在使用农业机械、使用化肥农药,并将生产的糖用于和前苏联进行贸易,然后交换大米、小麦等主食以及天然气、农业机械等。但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因为年前苏联的解体和美国对古巴的贸易禁运被戏剧性打破,这也意味着依赖能源和来自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系统被完全剥夺了,结果,古巴进入了所谓的“特殊时期”。
根据古巴作者兼记者BillMcKibben在书中写到,在年的时候,古巴人平均每天摄入的热量大约是3千卡的热量,然而到了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每天1.9千卡。简而言之,古巴正在挨饿,因为其半工业化的农业系统被剥夺了。
他们再也不能通过大规模生产甘蔗,因为没有农业机械,也不能生产和销售糖了,因为没有机器,所以,他们只能将重心转向国内。而且出于生存需要,他们的食物系统由原来的半工业化转变为,由数千个小农户、城市农业花园和农产品销售店组成的网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机农业。从这时起,事情变得相当有趣:这种原来以化石燃料和机械生产的单一农业系统,迅速转变为多元化的有机生产,成为古巴“特殊时期”的重要内容。
在年代,古巴每公顷的土地上拥有的拖拉机数量甚至超过了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但到了年,拖拉机很快就被无数只牛队所取代。单一栽培变为混合栽培,作物的多样性因其减少害虫压力和促进土壤健康的能力而受到重视。依赖化石燃料的技术被可持续的农业为导向的系统所取代,有机栽培、城市花园在古巴激增。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哈瓦那,随着小型城市市场和农场的蓬勃发展,该市现在大约90%的食物供应是城市内生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先驱者精心策划的有机种植方法。
但总的来说,在遭遇剧烈的气候变化时,古巴还是需要进口一些食物来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尤其是受到飓风摧毁时,比如,当时它们进口了近占消费比例55%的食品,肉类、蔬菜和植物油是该国最大的进口产品之一。因此,古巴独立的粮食供应系统并不完美,但与其它国家追求规模化生产的粮食供应系统相比,却大放异彩,在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国家,在城市内你可能很难在居住点附近找到蔬菜供应点,但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快餐店。
那么,在我国,有机农业能做什么?事实上,古巴的情况非常独特,其农业转型也是迫不得已,古巴的政治制度使这种剧烈的过渡更加容易,因为改造他们的粮食供应系统,只要上层决定即可。同时,古巴政府鼓励和资助国立大学招收专门的涉农优秀人才,从事土壤肥力和病虫害预防工作,从本质上讲,古巴农业过程能够迅速改变,因为他们处于危机之中,并且因为他的政府大力支持小规模的有机农业。
从体制上讲,我们和古巴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而且我国也有小型农业的天然基础,那就是家庭联产承包,我国的很多地区土地本来就是碎片化的,而且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我国一些地区在向有机农业转型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而且,古巴农业的成功,表明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必须在当地社区内部并为当地社区服务,专注于小规模的生物密集型农业,并依赖于小范围的网络,而不是大规模的种植单一作物。
当然,古巴可能无法种植所有东西,但它展示了小型、多样化和集约化农场的力量,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在社区、农民和我们放入口中的食物之间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