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9/27 13:54:48   

从全球现代化的历程,可知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一切都离不开人,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等都依赖于人。只有让人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业现代化。

那么,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什么是人的现代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跟着小编往下看吧。

01农业现代化

1、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形态。它有着以下特性: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物资装备、高效的组织方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从传统农业到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转变。

2、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2.1、动态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不同。20世纪50-60年代要求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力化、水利化和化学化。20世纪90年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现代化新增了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

2.2、地域性

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不同。日本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劳动力充足,故其农业现代化主要内容为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良种化和化学化。

美国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不足,故其农业现代化主要内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机械化。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需要分别考虑。

2.3、历史继承性

“走得再远,不能忘记来时路。”农业现代化并非是对传统农业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农业的“扬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观念和技术出现,影响着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在各个时期发展程度不同,是对各个阶段的吸收和继承。

02人的现代化

在中国,人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灿烂八月请你发文#1、什么是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的人口素质和主体意识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的个人素质。人的素质是由知识、观念、品质、能力等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综合性素质。其中,能力是关键要素。

2、三个层面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为了人民。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是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现代化的主体。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取得胜利。三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劳动成果,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物资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03人的现代化基本内涵

人的现代化同农业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含义和侧重点不同。在新时代的今天,人的现代化主要有着协调、创新、开放等要求。

1、协调

协调不仅包括区域、城乡等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国防等不同方面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推进,还包括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如今,制约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协调对社会生产力要求极高。只有在高生产力的条件下,教育、经济、政治等才能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创新

创新是一种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的能力。创新和教育息息相关。一般而言,教育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创新精神是一种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是新时代急需的一种良好品质。

3、开放

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征是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外开放要求人具有全球思维和世界视野,要求人具有天下情怀和人类情怀。如今,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立足于本国,放眼于世界。在世界层面上,深刻的理解何为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始终围绕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中,农民是关键,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调动农民,让农民实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要知道,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涉及技术层面的知识,更涉及教育、民生民计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新时代,应该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究其根本在于人的现代化,在于农民的现代化。只有让农民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如果人的现代化实现了,那农业现代化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8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