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成映云办公在田间地头把技术教给果农

发布时间:2023/3/18 22:40:17   

人物档案

成映云渝北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毕业后一直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与农业机械化农田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评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年获得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颁发的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

从年到年,从曾经的热血青年到如今的中年大叔,30余年来,成映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山野乡村、田间地头,如今,许多农民已是他的朋友和伙伴,为农助农,成为他心中最大的责任和追求。

培训指导一心为农

“成老师,我们今年种的桃树有一片叶子有点黄,还在掉叶,你能不能抽时间来帮我看一下是怎么回事啊?”“马上去照几张照片发给我,我先看看,明天我到你们基地来。”对于果农的请求,成映云总是有求必应。

▲成映云在大湾镇作李子修剪现场示范

在成映云的的电话簿里,密密麻麻写着上百个果树业主、专业大户和果农的电话,他总是不厌其烦随时接受果农的电话或上门咨询,还经常打电话了解果树栽培情况,然后亲自到现场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示范和培训。

踏遍山山水水,走进千家万户。一年四季,成映云不停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他还主动下乡进村召开产业扶贫现场会、培训会、院坝会,将农业技术送到农民家中。

技术研发增产增收

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反复观察、试验、筛选,年6月,成映云团队开发出渝北区第一个通过重庆市鉴定的果树新品种——“仙桃1号”,这是当时重庆市第一个通过品种鉴定的桃类新品种。年,成映云主持选育的李新品种——歪嘴李再次通过重庆市品种鉴定,成为渝北区选育出的第二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果新品种。

▲成映云为村民们提供技术指导

多年来,成映云主持和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编写桃、李、梨、杨梅、蓝莓等实用技术培训教材,获得多项重庆市及渝北区科技进步奖、丰收计划奖。其主持选育的桃新品种仙桃1号和李新品种歪嘴李已成为渝北区桃和李的主栽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6万多亩,帮助大量种植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基地建设做强产业

为推动渝北区水果种植业再上台阶,经过实地考察和技术分析,成映云拟定渝北区果树良种展示园建园方案,并已在当地建成枇杷、梨、杏、桃、柑桔、柿等8大品种展示园。

年,渝北区委区政府统一部薯,全区要利用2-3年的时间新建10万亩经果林。根据区农委的统一安排,成映云团队主要负责王家街道、古路镇、大湾镇等三个镇街的经果林建设技术指导工作。

▲成映云提供技术指导工作

接到任务后,成映云和指导组奔赴当地,多次进行现场踏墈,每周有4天以上都在镇街指导宜机化果园建设,建成宜机化果园多亩,定植桃、李、柑橘等果树种苗30多万株。

在成映云等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如今的渝北农村,柑橘、桃、李、梨和花椒等农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大盛镇青龙村、大湾镇金凤村、古路镇乌牛村等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村发展势头良好。

》》访谈

记者:能不能谈谈在你三十多年的工作中记忆最深的时刻?

成映云:年春节期间,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加重,本地又出现春旱,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对果树栽培影响极大。新建成的亩宜机化果园急需技术指导,果园大、果农也怕,我们只有一边做好疫情防护,一边指导灌水、剪枝、施肥,最后,看到苗木成活率达到99%,当时就如释重负,感觉太好了。

记者:当前,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投入最大的工作是什么?

成映云:农村的良田宜机化、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及经果林技术培训和指导。渝北区是南方丘陵山区的典型代表,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土壤脊薄,地力条件差,做好这些工作能够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劳动力不足、部分土地资源闲置、产业发展空心化、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

记者: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搞农业科技推广是个苦累而又清贫的工作,你为什么能够一直坚持?

成映云:既然选择了农业,就免不了要辛苦,我没有大的本事,只会果树种植这一行,就让我把党培养我的这些技术全都教给果农,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9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