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前景 >> 农技推广发力供给侧改革振兴,济南现代都市
记者戚云雷通讯员魏海刚
科技资源是产业振兴的第一要素,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实践证明,区域乡村振兴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挑战中拔得头筹、赢得先机,农技推广高质量发展水平愈加彰显。去年以来,济南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发挥农业推广人才荟萃的优势,优化整合现代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机制,实施供给链水平建链长链强链补链工程,现代都市农业产业持续跑出加速度,实现供给侧强筋壮骨、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农技推广发力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振兴跨越。
聚心发挥农技推广人才荟萃的优势力量
5月26日,济南市农技中心作物技术部专技人员一行到天桥区开展蔬菜生产应季指导。他们深入济南三合绿色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大棚施肥、闷棚处理和接茬种植品种精心技术指导,强调加强高温天气应对管理。在济南沃尔富斯番茄文化产业园,就近年来口感番茄品种、种植技术和智能轻简化生产调研,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就基地建设提升、品种选择、高效栽培和包装加工销售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案。
据现场指导的农技专家杨汝强介绍,一直以来,适应农民的自身需求更趋多元化,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有时仅是一个电话,更多的时候是他们这个“蔬菜服务团队”志愿下乡送技术,手把手零距离教农民怎样精准管理设施瓜菜。
近年来,农民朋友也更加地信任他们,每当在农技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因为瓜菜病虫害得到彻底防控,广大规模化特色农业种植户最为高兴的时刻。由于农技专家的一技之长,转化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益,自然赢得广大农民的肯定和赞许!
而这,仅是济南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高素质人才团队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
打铁还须自身硬。长期以来,济南市农技中心专家团队眼睛向下、身子下沉,把论文写在泉城济南的广袤大地上,成为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宝贵财富,涌现出一批工匠型专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广大的农技专家的真实写照,他们默默无闻担当着奉献着快乐着,发扬新时代农技人先锋模范本色。
据悉,济南农技人靠着一棒接一棒地传承,弘扬特别能吃苦的农技人精神,培植一支“一懂两爱三过硬”的新时代农技推广服务队,充分发挥农业推广人才荟萃的优势,打造全国有影响的响当当的农技推广服务品牌。据初步统计,去年济南市农技中心共引进推广小麦和玉米新品种个、蔬菜个,引进示范新技术、新产品30余项,先后荣获省级奖项42项、市级37项。
聚焦优化农技推广与现代农业融合机制
“为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发展服务是中心农技专家的不二选择”。作为农技人的普遍共识和亲身实践,其本行就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本职就是创新农业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在此支撑下,持续增强农技推广的质效水平。
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针对去年秋汛的特殊情况,农技专家第一时间到田间地头查看灾情,制定出台《关于全力抓好持续降雨条件下秋收秋种工作的技术意见》《关于持续降雨天气蔬菜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组织专家示范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最佳播期播种,将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粮食减损增效方面,针对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实际,济南市农技中心专技人员坚持工作督导,开展巡回指导和技术帮包,农技人员深入监测调查一线,实施防控信息日报及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发生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调集农药机械和防治队伍,努力把条锈病危害控制在初发阶段和初发地域。
据了解,农技专家就是这样站位高远和担当作为,“他们指在哪打在哪”“哪里需要什么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作为高技能的农技专家,在最关键的时刻总能挺身而出,田间地头随时活跃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课堂搬到了地头上,专家来到了田间,将技术与农户零距离对接。
济南市农技中心持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挥农技推广龙头带动和桥梁纽带。据初步统计,自2月26日启动“千名农技专家下乡夺夏粮丰收攻坚行动”以来,济南市农技中心专家共下乡余次,下乡指导余人次,为广大农民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余个。
聚力保障供给侧改革水平的高质量振兴
如果说,农技推广创新应用是根本手段,那么供给侧振兴则是终极目标。济南市农技中心通过推广应用一系列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和新业态,勠力打造保障供给侧水平高质量振兴,实现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以推进杂粮产业提质增效为例,每年争取财政资金万元,发展较大规模的杂粮标准化基地21家,精深加工企业4家,年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12万吨。在长清区安排试验基地亩,在章丘区落实百亩精品园与千亩示范区建设,以官庄、文祖、曹范、垛庄四镇街为生产节点,打造龙山小米“百里谷香”大走廊。
此外,为高档次发展中药材高效高端产业,遴选出道地药材丹参、玫瑰、栝楼等40种,全市常规种植种类78个,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79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73个。实施茶树越冬防护、良种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促进茶叶高质高效发展。目前济南市茶园面积1.55万亩,干毛茶总产量.53吨,总产值.95万元。
不仅如此,种业是现代农业振兴的核心动能和强劲支撑,自今年起至“十四五”末,济南每年整合不低于1亿元资金支持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亿余元,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目前全市共有种业企业家,建有省市两级种质资源中心,入库种质资源5万余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技推广人才引进培育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为统筹农技推广与供给侧的新型关系,缩小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短板,畅通与农业供给侧卡点、堵点、盲点,让“粮袋子”“菜篮子”更加丰盈富足,鼓起农民“钱袋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汇聚起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