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前景 >> 收获进度过八成,秋粮有望再获丰收,现代化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目前我国秋粮收获已超过八成。秋收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粮食总体中占比在75%左右。秋粮收获每快一分,大家的心里就会多一份踏实。那么,今年秋粮收获进度为何比去年快?实现的成色有多足呢?在秋粮收获过程中,现代化农业又起了哪些作用?
秋粮收获进度过八成,现代化农业大显身手根据农情调度显示,截止目前,我国西北地区秋粮收获已经超过九成,东北和黄淮海地区、西南地区收获超过八成,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收获超过六成,这就意味着全国秋粮收获已经超过八成,比去年整体快了2.6个百分点。秋粮收获进度为何比往年要快?这背后现代化农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在广袤的农田当中,秋收过程中我们随处可见大型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等等,各种机械齐上阵,从而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效率。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全程、高质和高效的阶段,整体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70%左右,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为97%、玉米90%、水稻和大豆80%左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农机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智慧农业的广泛应用,随着北斗系统、5G网络的铺设和普及,使得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的生产活动当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现代化并不是意味着大功率和大尺寸的农业机械操作。和国外土地高度集约化相比,我国的土地结构就显得相对细碎化,除东北平原外,大多数地区都无法进行大功率、大尺寸农业机械操作。同时,我国的农业经济决定了种植的作物是多种作物交错种植,所以完全照搬国外的农业机械化不现实。
我们看到很多新兴的适合不同地区的小型农机具也在逐渐普及。比如今年推广的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很多制造企业就推出了适合这种模式的大豆收割机;又比如,一些非常适宜山区丘陵作业的小型农机具业在大量普及。
总之,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机械维护人员还有多万的农机操作人员,以及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形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保障体系,为我国秋粮收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秋粮收获进度超八成,对全年粮食丰收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知道,年是极其不同寻常的一年,既有国际局势的风起云涌,也有全球极端高温天气并发,我国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当然,这也让很多人对粮食能不能取得丰收充满了疑虑。就是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夏粮生产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产量亿斤,比去年增加了28.7亿斤。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占到了总量的75%,只有秋粮实现丰收了,才能决定全年的丰收水平。而目前秋粮的收获进度过了八成,而且整体形势不错,基本上可以说全年粮食丰收在望了。而之所以能在不利的局面下有望获得丰收,背后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农业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
我们不妨将目光聚焦一个细分的农作物品种—大豆来举例说明。大豆不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副产品豆粕也是非常重要的饲料作物,每年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在万吨左右,占到了粮食总进口量的六成左右。为了保障粮食和油料安全,我国提出了“稳粮扩豆”工程。
按照国家的部署,今年各地都在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尤其是东北的黑龙江省,承担了扩种大约万亩的重任,目前黑龙江的大豆收获基本结束,总产创历史新高。除了提高种植补贴提高种植积极性外,在种植过程中,还提供测土配方施肥,选择优质品种,推行“减肥减药”等多种服务,进而实现大豆的优质高产。据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的农户小魏反应,他种植的大豆亩产斤,比往年增产了70多斤,增产的背后都是现代化农业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看到《“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年要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产量要达到万吨左右。在其它地区不能像东北一样直接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因此就在黄淮海西南和西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实现玉米稳产的同时,达到大豆增产。而玉米、大豆带状符合种植本身就是一项农业技术,同时,在推广种植的过程中,也需要一系列栽培技术、配套机械等的跟进。
保障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大有可为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充分发挥保障粮食安全“稳压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比如,日前,在江苏盐城大丰区近海的盐碱地上,28万亩耐盐碱水稻进入收获期。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国内知名院校农科院所合作,采用引氮灌溉和秸秆还田等方法,去盐碱化、改善土壤,加上推广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让这片不薄之地已变成丰收稻田。
十年来,我国累计建成九亿亩高标准农田。自年起,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年达到亿斤,比年增加亿斤。各地深入实施“藏粮余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
我们一直说农业,大家就会想到传统产业,其实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它的科技含量已经非常足了。从年到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从54%提高到了61%,科技在农业增产里面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对于粮食安全这个概念的理解,之前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粮食生产这个环节,而现在我们强调的是粮食全产业的安全。也就是说不仅仅包括我们的生产环节,还包括加工、流通、贸易、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还要有现代化的流通和加工能力,以及全产业链的把控能力。
今年以来,夏粮丰收,早稻稳产,眼下又实现了秋粮收获八成在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感知到粮食安全的弦片刻也没有放松。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无论是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是持续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推广良种良法,都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内容。而在夯实根基过程中的每一步扎实投入与付出,都将会成为我们真正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