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前景 >> 中国进口粮食,印度却大量出口,难道我们种
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可见粮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饮食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食物不再是单一地追求充饥,而是逐步变为一种享受。我国人口众多,对于粮食的需求量较大。为了解决大众人口吃饭的问题,国家采取了诸多的举措。
我国与印度同属于粮食大国,但是对于粮食的进出口却有着不同的做法。
我国的幅员辽阔,陆地面积足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这其中有八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由此可见,粮食产量足以满足国人的需求,但是我国仍要每年进行大量进口。
相比之下,印度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每年却要向外出口大量粮食,这又是何缘故呢?
一、进口出于“实际”的考量我国的陆地总面积排名于世界第三,截止年耕地总面积大概有万平方千米。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来位列于世界第一,这与我国的诸多因素都有关联。
地域广是主要因素,其次就是从事于务农工作的人群较多。
据年统计,我国的农民总数多达5.6亿,这也为粮食生产增添了不少的助力,同时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有了保障。
我国的农业机械处于较高水平,截止年,农作物耕种收获机械化率高达九成以上,大大提升了粮食的产量。机械化产业链使得我国农作物的耕种收都变得更加便利,粮食的产量当然也不会低。
既然有着如此之高的粮食产量,又为何要大量进口粮食呢?其实这是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有“准备”才能够运筹帷幄。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而且分布地区较为鲜明。水稻主要产于南方地区,小麦则主要集中于河北、山西等省份,这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地理因素。
只有适合的环境,才能保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自然产量也会随之增加。
虽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营养均衡也不可不考量。因此五谷杂粮的搭配会更受欢迎,因此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大豆等作物,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进口的农作物之中,大豆所占的比重约有70%。
不过近年来,我国的豆类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加大。
以年为例,我国种植豆类的面积多达1.74亿亩,增长速度较快,与此同时进口量也开始逐步减少。
当然除了粮食需求之外,还要考量储备的问题。
粮食储备可以调节供应的平衡,属于非农业人口的必备需求。凡事难以预料,如果遇到紧急的情况,储备量自然会起到关键性作用。不止如此,储备粮还可起到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这对于维护社会发展相当重要。
以年的粮食储备为例,当时我国的粮仓总量就已然达到了9.1亿吨。简单来说,即使粮仓只装了三分之一,十四亿人口平均下来,每人也有四百多斤。
由此可见,我国的粮食生产不仅要供应民众使用,而且还要将一部分作为储备粮。
二、出口在于满足生活所需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粮食种植面积多达.2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首位。
拥有如此之大的种植面积,但是粮食的产量却严重不足,这与国家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
印度地处于热带季风地区,受气候的影响,常年高温而且多雨。这样的地质条件,比较适合种植水稻,不过当地多是酸性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产。
因此印度虽然种植面积广,但是产量却远远不及我国的一半。
气候条件属于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因此,印度不少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需要人工完成,如此一来生产的效率自然会降低不少。虽说印度在农业发展上的投资在不断增加,但是自身的科技水平有限,终归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生产。
印度的粮食产量实属惊人,但是对于人口大国来说,显然不是很多。如若如此,印度为何每年还要向外出口大量的粮食呢?
其实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贫富差距过大。
印度每年的农作物出口量非常之高,由此看来难免会造成一种假象,使人觉得印度不缺粮食,而且还有余粮。事实上,印度属于重度“饥饿”地区。若是如此,印度本就“吃不饱”,粮食的大量出口必然有着自身“不得已”的原因。
印度的贫富差距较大,从穷人的角度来看,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只能通过粮食来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不止如此,印度军工业的发展状态不佳,需要出口大量粮食来获取资金,以求发展军事。
三、粮食属于强大的“保障”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辽阔,而且南北跨度较大,这也使得粮食种类变得更多。南北农作物主要分为三类:豆类、薯类以及谷物。其中谷类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总产量高达九成以上。
玉米和水稻的种植范围可谓是遍及大江南北,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水稻则是集中分布于南方地区。耕种面积之中,有七成是农作物,余下三成才是其他植物。
我国的气候状况不同于印度,受季风影响,黄河以北的粮食收获多在秋季时节,一年只有一收。如果是在黄河以南,则会有更高的产量,一般一年有两到三次的收成。
粮食安全关乎到民生的根本,对于国家和民众都是至关紧要的事情。对此,我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全部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考量。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从长远来做打算,粮食的进口和储备都是不可或缺的。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满足十四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但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牢牢拿住自己的“饭碗”,才能获取根本的保障。
只有自给自足,才能守护粮食安全,不受他国的控制。
结语:对比之下不难看出,我国进口粮食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或是做储备来用。但是印度则不同,本身就“吃不饱”,也是迫于无奈罢了,毕竟除了食物之外,其他方面的所需也很重要。
对于我国大量进口的现状,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有效地缓解。虽说豆类处于比较缺乏的状态,但是近两年国内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增加,这对于粮食进口方面来说实属是个好消息。
大家对于中印两国的粮食进出口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