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加快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

发布时间:2025/4/22 14:02:14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m.39.net/pf/a_5197604.html
新华财经北京4月2日电(记者李连敏)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3月中旬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机械化由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全过程延伸,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扩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迈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机械化支撑。我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现在农机装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多家;农机专业户已超过万,农机合作社等作业服务组织约20万个,每年的作业服务面积累计超过40亿亩。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农机总动力突破10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农机作业服务面积累计超过60亿亩次。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总体呈增长态势,仅个别年份出现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为9.88亿千瓦,较年增长1.07%。其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小型拖拉机数量自年至今呈持续下降态势。年,大中型拖拉机数量为万台,较年增长52.07%;年,小型拖机数量为.2万台,较年下降9.77%。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或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更是大幅提升。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5.2%,较年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明显提升,但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曾在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政策吹风会上表示,目前一些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有效供给还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品过剩问题并存,有的机具可靠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农艺与农艺融合不够等。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全球农机装备向大型复式、节能高效、智能精准的方向加速发展。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于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基本解决;到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棉油糖主产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1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