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强基计划被忽悠成升名校捷径,真正重要

发布时间:2022/9/19 17:27:56   
宁夏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20156.html

一方面,很多培训机构给家长灌输强基计划是升名校的一次“白捡来”的机会,主要是看入围比例,因为入围均在3-5倍,多数学校只需达一本线。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只看到招生简章内表面上的几个专业,觉得过于“冷门”,两者实质上都忽略了强基计划的根本——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对于学生培养,对学生人生职业规划所带来的积极意义,远比你想象的影响更大。

01本硕博衔接培养、一流师资成“标配”

入选强基计划后,学生如何培养、今后的出路怎样是不少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为此,各高校在招生简章中都重点介绍了对强基计划所招收学生的培养方式。其中,小班化培养、学科交叉和通识教育、导师制度、本硕博衔接培养以及配备一流师资等成为“标配”。

为实施好强基计划,清华大学成立了致理书院、日新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和行健书院,并于5月12日聘请李艳梅、王中忱、梁曦东、刘铮、李俊峰五位教授担任首任院长。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余潇潇表示,希望通过该培养模式,强化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则实施“1+X”导师制,安排院士、讲席教授等顶尖学者担任导师、班主任,为学生授课,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多名跨学科导师,并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国际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建康等方面提供引领、指导和帮助,形成全人培养、全面成才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强基计划实施“基础扎实、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本研衔接”四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立“首席导师、新生导师、学业导师和人文导师”四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在人生引导、志趣激发、学业指导、素养提升、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

大家可以看到,为了实施好强基计划,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真的是全力以赴给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创造最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在资源和政策上都有大幅度倾斜。

强基计划的学生将来享受到的待遇一定是最好的,孩子进了强基计划只要好好学,一定是前途无量的,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

02基础学科有多重要?是时候需要改变观念了

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里都是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没有经济、金融、管理、法学等所谓热门专业,不大受考生与家长的欢迎。但基础学科人才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价值,这一点,很多人不了解,不知晓。

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5G等关键通信技术上打破美国的垄断,在美国的围剿下屹立不倒,主要就是靠华为“多位数学家,多位物理学家以及位化学家”。

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基本年薪都在百万以上,顶尖科学家年薪则是数百万,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中美目前的摩擦,核心还是技术战,人才战,最后比拼的还是基础科学人才。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文件,目的也在此,值得家长和同学们好好重新认识基础学科的价值与作用。

对于那些真的有学科特长,而且对学科比较喜欢的考生,强烈建议加入强基计划。从长远看,不仅对国家有利,对于个人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基础学科专业学什么,以后能做什么?

1、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近世代数、点集拓扑学、C++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

就业方向: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2、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C++程序设计、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信息科学基础、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就业方向: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

3、物理学(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另外还可以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

4、应用物理学(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旨在提供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应用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接受物理应用熏陶的优势毕业生可以适应多方面的社会需求,良好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只要经过有关的业务培训,就能成为各方面的骨干。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学(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包括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原子核物理、微机原理、C语言、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无损检测、计算机网络、结构物理、材料物理、固体物理学、机械制图、核电子学、辐射防护概论、采油物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核技术及应用、核反应堆工程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5、核工程与核技术(工学)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就业方向:由于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主要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与部门。包括在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站、厂、院、所),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6、化学(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就业方向:基础学科,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化学专业。

7、应用化学(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

就业方向: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比较高,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该专业毕业生适宜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8、生物科学(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9、生物技术(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就业方向:现在生物技术专业的需求人才主要体现在尖端,因此本科毕业生的的就业前景十分困难,但是对于高层次的人才还是很好就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类生物制品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生物制药、酒水饮料食品、保健品企业等。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10、生态学(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地学基础、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

就业方向:生态学专业毕业生可担任农业、环保、计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科研单位及生产部门的科技工作,各级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管理和推广工作,各层次的生态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区域农业开发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管理工作。

11、基础医学(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般地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受到基础医学各学科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重点掌握几类基本的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主要课程:生物学、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及临床有关实验室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12、汉语言文学(文学)(古文字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文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古典文献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就业方向: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就业率高,就业待遇丰厚,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

13、历史学(历史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就业方向: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学校,文化型企业等行业

14、哲学(哲学)

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主要课程: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

03我国学科目录概况

我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级。按照国家年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我国教育部在年4月份更新了学科门类。虽然学科门类的总数量上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原来的13个学科,但是在一级学科方面进行了部分调整。首先变化最大的是工科方面,为了加速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工科门类下面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校的代码是,并且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除了学术型学科门类之外,在专业学位方面也有所调整,特别是在医学和农学领域。首先是将此前的农业推广正式更名为农业,同时也将原来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更改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然后为了加快中国中医学和中药学人才培养的进程,在专业学位中,独立设置了“中医”专业学位(代码),按照相关规定,可以授予中医博士专业学位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最后,提醒大家,稍安勿躁,静心备考复习,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分数,你连参加的机会都没有。

一旦报名成功后,就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高考备考上。等高考结束,可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准备相关的证明材料,或者针对体测项目做适当的训练,避免体测不合格落选的情况发生。

更多强基问题解答,请留言或私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8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