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市场 >> 吴中抓重点强优势重创新
吴中区
抓重点强优势重创新
坚决打好率先基本实现
农业农村现代化收官战
年,吴中区农业农村工作将对标“打造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苏州样板’”目标定位,以扩大特色产业优势、增强园区带动功能、彰显农村人居品质、提升集体经济质效等4个方面12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实现村级集体总资产达亿元、村均集体稳定性收入超万元,农林牧渔总产值涨幅达5%左右,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01
抓品牌、筑平台
扩大特色产业优势
优化产业形态
依托特色资源禀赋,按照“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的发展思路,推动“小特产”转为“大产业”,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强镇建设,研究出台全区标准化养殖池塘长效管护制度,加快探索太湖生态回捕,加大优质水稻、枇杷等果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
培强产业品牌
实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振兴计划,完成“吴中鸡头米”省级地标工程建设和吴中枇杷花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光福镇桂花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推动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冲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培育新增“两品一标”10个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70%以上。
筑牢产业平台
持续推进“三高一美”和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市级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3个、市级高标准蔬菜基地3个,新增高标准农田亩,开工建设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9个以上,争创国家级中蜂枇杷蜜生产基地1个、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2个。
02
抓转型、促融合
增强园区带动功能
推进园区转型
实施农业园区提升发展“”工程,强化园区示范引领。完成太湖园区江苏省(吴中)太湖农业星创天地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研究制定各农业园区转型升级方案,建立项目清单和挂钩机制,新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园区1个。
延伸产业链条
出台《吴中区“十四五”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数字家庭农场试点,培育新增市级共享农庄4家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争创省级联合体典型案例1个。
发展智慧农业
加快吴中长三角智慧农业大数据指挥控制中心和吴中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新增市级果园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打造无人农场、智慧渔场、智慧菜园、智慧农村等一批智慧示范场景。
03
抓生态、提内涵
彰显农村人居品质
打造生态农业示范
编制《太湖生态岛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出台《太湖生态岛商品有机肥应用推广实施方案(试行)》,推动太湖生态岛、生态涵养区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建设,新建(改造)省级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以上,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5%。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启动建设区级美丽乡村(康居村庄)31个,其中木渎镇9个、甪直镇5个、胥口镇3个、临湖镇3个、光福镇3个、横泾街道8个,实现规划保留村庄区级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研究制定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督查考核,争创市区两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
04
抓载体、强监管
提升集体经济质效
实施集体工业载体更新改造
全面排摸村镇老旧工业载体经营和更新改造情况,改扩新建厂房、商业载体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临湖镇5万平方米、越溪街道16万平方米、城南街道19万平方米。
强化集体“三资”规范监管
完成吴中区农村集体“三资”云数据管理监督平台3期建设,完善“红橙黄”租金拖欠催缴制度,出台农村集体资产租赁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意见,持续开展清理整治。
实施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
推动太湖科创园建设,力争6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全部建立稳定的增收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元。
来源:吴中区农业农村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