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丘陵地区推行农业机械化存在五块短板

发布时间:2024/10/8 17:45:37   

丘陵地区推行农业机械化成效十分明显。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其中,水稻和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育秧服务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75%以上),农业生产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导的历史性跨越。

岗区收割机在收割水稻

但,对标乡村振兴要求,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短板”:

一是,农业机械不适应岗区耕作。农机市场所供应的机械,不能适应江淮地貌、特色产业的需求,先进适用小型机械相对缺乏,植保机械滞后。特别是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的农机具供应和使用水平普遍较低。

岗区农机具在经济林中耕作

二是,生产条件限制农机化水平。早期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平整项目,田块较小,标准较低,机耕路与灌排设施不配套;丘陵岗区还依然存在大量细碎零散、高低不平的农田,“宜机化”程度不够。

插秧机在岗区小田块中耕作

三是,农机补贴不足影响农机具购买力。由于中央补贴资金远远满足不了购机需求,省、市、县又无补贴资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户对农机具的购买力(有超半数补贴资金需隔年兑付)。

农机补贴

四是,农机设施库房用地供给难。受用地指标的限制,农机库房、维修车间等配套设施用地保障难,农机“无家可归”,缩短其使用寿命。

农机具停放在仓库

五是,农机具维修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相对不足,除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大中型农机维修服务较好外,小型农机具的维修保障难,农机“看病难”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农机具修理

这些问题不解决制约了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推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8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