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市场 >> 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年8期卷首语奋
作者:《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编辑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全国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合作内容不断丰富,成为引领全国近一半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近期,我们调研走访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过的10家农民合作社,感受合作社发生的巨大变化,真切地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知之深、爱之切”的“三农”情怀。
勇担保障粮食安全的“急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一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经营方式,要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回答了在宏大的城镇化历史进程中“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个时代之问。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研究砂姜黑土改造、低产洼地创高产技术,总结出小麦绿色高效生产20项关键技术,并制成表格、编成谚语向父老乡亲推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多功能水稻示范区、建立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田园综合体验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带地入社、土地租赁、土地托管”三种合作模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绿色防控、作物新品种引进、高光效宽窄行种植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每公顷实现粮食增产斤左右,成员数量超过户。
争做乡村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农民合作社具有生产经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立足高州市“荔枝龙眼之乡”的资源优势,发展荔枝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挖掘加工、生态旅游等多元价值,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海南五指山水满乡绿动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合二为一,利用沼气改良土壤,在槟榔树下套养蜗牛,将茶树和热带雨林植物套种,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汝城县文明镇兴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大型水果电商平台,开发电商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扎鲁特旗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从改良黄牛品质着手,用心做好养殖育肥、屠宰加工等各环节,创新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打响“玛拉沁艾力”牛肉和奶制品品牌,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牛”路。
甘当乡村人才振兴的“蓄水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代表的乡村本土人才不断涌现,有力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在培育人才方面,茌平县绿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沿着“人才振兴”路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吸引名年轻人回乡种菜成为“棚二代”,80后、90后成为种菜主力,建成“棚二代”创业园、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在用活乡土人才方面,“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作为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顾问,推动合作社成立“科技超市戴庄便利店”,指导戴庄村组建“亚夫团队工作室”,为戴庄村发展出谋划策。在“新农人”方面,“80后”魏巧是土壤学硕士,年辞去北京的工作,回乡担任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创建了江苏省第一批次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平台,带动合作社组建了一支由20多个平均年龄32岁的“新农人”组成的管理团队,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模式、新活力。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笃行不辍使命必达。全国农民合作社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在新征程中明确坐标方位,找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努力方向,风雨无阻前行,奋力开创农民合作社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