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发展 >> 地膜覆盖我国近3亿亩耕地,成为农田中的
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塑料总使用量超过24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最终会被丢弃到环境中,造成污染[1]。我国农田的塑料污染更为严重,漫天飞舞的塑料已经成为北方一些农村周围“灾难性”景观。
地膜覆盖是农田土壤中塑料残留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地膜覆盖不仅可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墒情、减少水分蒸发、抵抗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水和养分等资源,而且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加速根系和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延长有效生育期,从而使作物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良好效果[2]。
研究数据表明:地膜覆盖可促进中国主要农作物增产30%~50%。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及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地膜覆盖技术可促使蔬菜作物提早5~15d上市,增产20%~50%;在东北、西北冷凉地区,促进蔬菜增产20%~80%,生育期缩短7~20d[3]。
因此,农业地膜覆盖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低洼和盐碱和寒冷等地区农作物增产、节水、保温和控草的重要措施。
我国地膜用量从年0.6万吨增加到年.1万吨,占全球总量的75%,地膜覆盖面积从年的11.7万公顷迅速扩大到年的.1万公顷,且增加趋势仍在持续,当前已近3亿亩,如图1所示。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地膜生产量和地膜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
但与此同时,组成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PE),其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被降解;以前我国的农用地膜非常薄(厚度一般为0.~0.mm),回收困难,导致农田地膜平均回收率不到60%[4]。
农田土壤中有大量的地膜残留会直接影响到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土壤通透性,阻碍水分以及各类养分的循环活动,最终导致土壤板结情况的发生,阻碍植物的根系生长,影响其对于营养的吸收。另外,残膜的存在还会影响施肥的质量,导致肥料渗透障碍,降低肥料利用率。
有调查统计表明: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高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率3.08%,子叶期棉苗死亡率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6.7~12.9cm,残膜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据统计,有.5kg·hm-2残膜的土地,生产kg玉米,比无残膜对照田减少玉米kg,减产率8.8%[5]。
也有研究表明:当耕层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达到75kg/hm2时,导致花生减产10.9%;且随地膜残留量的增加,其产量下降就越严重。当土壤残膜量超过kg/hm2时,即超出作物根系对残膜污染胁迫的适应范围,阻碍作物根系生长[6]。
据调查:在中国长期覆盖地膜的农田中,地膜残留量一般在71.9~.1kg/hm2,其中西北地区农田土壤残膜污染最为严重,残膜量远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7],具体见表1。
此前,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年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
今年,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公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年)》,再次要求农膜回收率达到85%,落实严格的农膜管理制度,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
除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之外,我们还应该发展环境友好型的降解地膜,这样不仅能够保障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避免让地膜成为“地魔”。
参考资料:
[1]THOMPSONRC,SWANSH,MOORECJ,etal.Ourplasticage[J].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oftheRoyalSocietyB:BiologicalSciences,,():-.
[2]丁凡,李诗彤,王展,冯良山,赵祥云,汪景宽.塑料和可降解地膜的残留与降解及对土壤健康的影响:进展与思考[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8(03):83-89.
[3]李杰,何文清,朱晓禧.地膜应用与污染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4]赵岩,陈学庚,温浩军,等.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48(6):1-14.
[5]李真,秦丽娟,何文清,刘勤,刘恩科,严昌荣.应用可降解地膜,推动农业清洁生产[J].蔬菜,(08):1-7.
[6]严昌荣,刘恩科,舒帆,等.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31(2):95-.
[7]严昌荣,刘恩科,舒帆,等.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3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