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发展 >> 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从机械化到智慧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为促进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保障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是中国和全世界农业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智慧农业生产以智能农机装备为基础,以数据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将现代先进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感知、精准化作业、智能化决策和智慧化管理的先进农业生产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年,我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会提高0.53个百分点,而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占比则降低0.64个百分点,这表明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以更少的农业劳动力养活更多的人口。到年,我国1个农业劳动力需要养活至少10个人,为此,需要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智慧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提高土地产出率的需要
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6hm2/人,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业用地将更为紧张,因此,通过智慧农业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是实现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众多的人口的根本途径之一。
(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年,通过采用精准灌溉技术,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提高至0.56;通过采用精准施肥技术,节约肥料约15%~40%;通过采用精准施药技术,节约农药约40%~60%。而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作物生产中化肥、农药、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为50%~65%。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需深入大面积推广精准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水、肥、药等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农业绿色化发展的需要
据预测,如不采取减排措施,年,农业领域CO2排放量将会再增加30%,严重影响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农业绿色化发展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关于农业绿色生产,要求农机装备实现绿色化作业,即采用农机装备进行精准施肥、精准施药和精准灌溉作业,提高水、肥、药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