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良种是粮食生产的根基,良法是粮食生产的保障。粮安天下,但如何才能安粮?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这也是“吨粮田”这个名词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什么是“吨粮田”?怎样才能建成“吨粮田”?在保障粮食安全的过程中,“吨粮田”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年夏收紧张进行之际,新京报记者在实地探访的同时,也采访了多位农业专家,详解“吨粮田”的来龙去脉,以及中国下大力气创建“吨粮田”的战略意义。曲周盐碱地变成“吨粮田”。新京报记者王巍摄1什么是“吨粮田”?新京报:这次麦收新京报记者探访的粮田,亩产收获有的是千余斤,为何能叫吨粮田?吨粮田如何计算?我国哪些地方吨粮田较多?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永贵:你们探访的是这一季的收成,不是全年产量。简单理解,吨粮田即每亩地周年生产公斤粮食的田块。周年生产中,有些地方一年种植两季,如稻麦轮作、小麦玉米轮作等,有些地方一年只种一季,比如东北的玉米、水稻等。不管是一季还是两季,或者更多,只要周年中产出一吨以上粮食,就是吨粮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淮海就开始创建吨粮田,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山东德州,较早提出吨粮田创建,到现在,当地已经在创建“吨半”粮田了,当然,吨半粮田也属于吨粮田范畴。创建吨粮田,就是要最大限度挖掘粮食产量潜力,重点抓好良田、良种以及栽培种植技术、农机精量播种和减损技术。从良田角度看,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等粮食主产区的中高产田均属于吨粮田,而且建造了高标准农田,粮食保障能力很强;中低产田是今后一段时期吨粮田发展的重要目标,应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中低产田旱涝保收能力,实现周年生产粮食超过公斤。在良种良法方面,新品种与新栽培技术结合可加快推进吨粮田实现目标,例如内蒙古通辽以及新疆伊犁、昌吉等地推广使用的玉米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也在大面积种植区域实现了吨粮目标。此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也提升了播种质量,有利于种植管理的精准度,同时机械化程度也降低了收获和收储环节的粮食减损。整体来看,通过强化农田条件基础建设,结合良种良法良机技术,可加快实现吨粮田创建目标。2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吨粮田?新京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吨粮田,在“十九连丰”的时候,为何仍在持续强调提升产量?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目前来看,我国人口增速在放缓,为何还要不断强调和重视粮食产量?其实,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我们的粮食刚性需求还在不断增长,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增长。从品类来看,两大口粮基本可以实现自给,小麦供需大体平衡,水稻略有富余,这主要是因为日常消费中,直接食用的粮食数量在不断减少。相对来说,其他粮食作物的供需缺口就比较大,比如大豆,众所周知,我国每年进口大豆近亿吨。玉米缺口当前大约在万吨,其根本原因是饲料用量增长,我国玉米大部分用于饲料生产,进而生产肉蛋奶等产品,其实也是间接为居民生产食物。总体而言,我国粮食供需仍处在紧平衡状态,尤其随着形势不断变化,我们必然要依靠自身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因此,也就需要不断地提高粮食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且开发接近极限,未来耕地面积扩大的空间已经很小,大幅度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不太现实,提高单产应该是未来主攻的方向,这可能也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主要方向之一。3吨粮田会是今年的丰收主力吗?新京报:在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中,吨粮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当前粮食生产的主力吗?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执行主席许世卫:从当前的数据看,吨粮田还不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年,全国粮食单产平均为公斤每亩,这个数据,距离吨粮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吨粮田不重要,恰恰相反,吨粮田对未来粮食安全的保障意义极其重大。尤其未来一段时间,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凸显,中国必须不断提高粮食的单产,以满足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在今天,面对人口相对较多、耕地相对较少的情况,国家提出建设吨粮田,对提振我们的信心至关重要,同时也显示出,我们粮食单产的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和提升空间。未来,随着良种良法的推广,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和推进,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必然将不断提升,吨粮田的面积也将越来越大。国家在此时提出建设吨粮田,也是为鼓励和促进粮食单产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4机械化是高产的必要条件吗?新京报:这轮夏收中,新京报记者在吨粮田中目睹了高频次、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这是否和粮食产能不断提升也有直接关系?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曹光乔: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目前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稳产增产的贡献率确实在不断提高。举例来说,机械化玉米精量播种或水稻移栽,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良好的田间管理,包括植保、施肥、灌溉等,需要使用相关农业装备,同样对稳产丰产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粮食收获方面,机收可以实现高效抢收,尤其遇到灾害天气,能够更好保障颗粒归仓。当前,降低机收损失是行业目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