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介绍 >> 高州宝光推广农业新模式农民实现打工种地
宝光街道程村结合当地实际,推行“党建引领+土地整合+全程托管”的农业生产新模式,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打工种地两不误。
近日,记者在程村水稻播种现场看到,自动化水稻插秧机、育秧机、农田无人机等多种现代耕作设备来回穿梭。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规模种植,提高种植效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程村结合当地实际,推行“党建引领+土地整合+全程托管”的生产模式,积极引入专业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将通过建立“合作经营+保底收益+增产分红”的稳固利益联结机制,整村推进土地全程托管,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优特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冬阳:
“目前程村前期的工作主要是土地整合,土地由小块农田整合成大块农田,后期我们合作社会根据农产品的销路、包装等做成一条服务链去对接农产品的销售。”
据广东行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土地托管服务分为“全托管”和“半托管”的方式,根据农民和规模经营主体的需求开展专业化、全程化服务,使农民实现了打工种地两不误、双增收的目的,也避免了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问题。
广东行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州区域经理黄志勇:
“全托管以保底收益加分红的方式,农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我们全面承包,由育秧到最后的收割,全程机械化去操作;半托管的方式主要是农民还希望自己去种植,我们只能以优惠的价格在施肥、打田、打药和收割的方面帮他们做服务。”
目前,程村整村完成农田小块并大块整治块,农户户人参与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托管服务面积亩,辐射带动整个行政村托管服务面积亩。与传统的种地方式相比,土地托管是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来种地、引领农民以合作社的形式来种地、以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科技手段来种地,从而深化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碎片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图文:程琬茹、陆昊明
整理:高州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陆楚韵、黄春埝
初审:冯炳庆
终审:陈庆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