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赤水市长沙镇无

发布时间:2025/3/6 14:48:19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pf/mipso_4830977.html
近日,大型农用无人机正在赤水市长沙镇高洞村红粱种植大户杨少海的红粱地里持续作响,看着生物农药均匀地附着在红粱叶面上,杨少海脸上的神色也由紧张逐渐变为轻松。“本来我还担心药物喷洒不均、无人机气流会压断红粱,现在看来,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杨少海笑着说道。“现在正是红粱灌浆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棉虫等病虫害的高发期,及时播撒叶面肥和生物防治药,可以有效提高红粱灌浆率和避免棉虫的发生,对提高红粱产量有事半功倍的功效,但是以往由于红粱生长密集而且茎秆较高,采用人工喷洒往往难以全覆盖,无人机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党员志愿者、农技专家严林介绍道。据悉,由于长沙镇地处乌蒙山区,是典型的山地农业乡镇,适合耕种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半山坡,水旱相间、较为分散,难以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农业生产一直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严重依赖青壮劳动力。为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长沙镇结合本镇农业产业特点,引进小型履带式旋耕机、小型履带式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适用范围广、配套基础设施要求低的农业机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全套农机服务,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我们农机专业合作社已配备2台小型联合收割机、1台植保无人机、20台微耕机,6台旋耕机,可以为全镇群众提供全套机械化农业服务,采用机械化耕种可以极大提高效率,以无人机防治为例,人工防治1人/天最多喷洒5亩,还不能保证喷洒效果,而我们无人机只需要5分钟,喷洒还十分均匀,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农机操作手何江介绍道。接下来,长沙镇还将以“党建为引领”,以建设农业强镇和现代化农业为要求,不断丰富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配备,动员更多群众在农业生产中改变生产方式,更多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量和产值,增加农民种地收入,激发农民种地热情。刘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依编辑 李娟二审刘娟三审闵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8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