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农业现代化三都多措并举稳粮增收有保障

发布时间:2022/7/13 10:20:14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71.html

为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春耕以来,三都县积极作为,通过集中育苗、农机补贴、种粮补贴、农技人员下田指导、修建农田灌溉水渠等举措,努力降低种粮成本,让农户种粮更积极,保障粮食供应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在中和镇,水稻集中育秧如火如荼,记者看到,每个大棚里热气腾腾,架子上摆满了多个品种的水稻秧盘,长势喜人。秧棚管理员石桂珍正在查看秧苗生长情况,并陆续为农户打包秧苗。

“这个秧一般是入棚以后6-7天就可以拿出来寄栽了,农户可以根据他的时间来预订。”管理员石桂珍说。

据农技人员介绍,秧盘排水和培土是有讲究的,育秧点里的种子在浸泡时要做好消毒,这样便于秧苗生长、管理和寄栽。而且种子进入温室后,因为室内上下温差比较大,为了控制好湿度和温度,要经常上下交换秧盘,确保秧苗均衡健康生长。

“水蒸气先从上面热下来,一般低于20℃它容易发病。集中育秧苗主要解决了群众在家育苗由于技术不掌握导致烂种、烂秧的现象发生,减少群众损失。也解决了群众外出务工和在家种植粮食的时间冲突问题。我们育好苗以后,务工群众回家直接拿到大田寄栽。”三都县中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潘志强说。

吴桂林夫妇是新一代年轻农民,他们的心愿是既能种粮,又能有务工收入,为了实现这一心愿他们选择就近务工。目前夫妇俩在附近工厂上班,每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还能在家种植水稻。自从采取集中育秧苗这一措施后,他们便提前预订秧苗,利用周末时间直接回家栽种,这样节省了孕育秧苗的时间和成本。

“我们平常在外面务工的,家里的田也要种,不但种我们自家的,也种外出务工的邻居的田地,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不能让田留荒。反正就是,家中有粮心不慌嘛。”三都县三合街道苗龙村村民吴桂林说。

近年来,三都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中,还打破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节省的不只是时间,还为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现在很多高山地区腰带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确保农田得到充分有效地使用。

居住在山区的群众杨正堂,家里3亩腰带稻田今年用上了机械化耕作,这让他告别了一年四季饲养耕牛耕田既费时费力,又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增收的历史。

“这种机子很适合腰带田的,它又有力,1台能抵5-6头牛做的活路。”三都县都江镇月亮村村民杨正堂说。

今年来,三都县抢抓国发2号文件释放的政策红利,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实现水稻钵体集中育秧技术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效益最大化,有效推动了三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采取机播、机插、机防、机收等措施,提高水稻的机械化水平和栽插密度,通过这个示范引领,我们推广良种良法,有效提高了我们的机械化水平,实现了省工、节本、高效的目标。”三都县政协副主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谢朝栋说。

END往期精选▼

三都群众采摘忙水乡贵茸丰收季

三都万户水寨绿色草地春游打卡火爆

三都县人大常委会“四管齐下”推动人大工作迈向新台阶

三合街道新城社区“三步走”筑牢防护屏障

“友情链接”变境外非法网站,警惕其中陷阱!

专栏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政策解读

“三件套”“五还要”,这些防护措施你都做到位了吗?

三都新闻年4月11日

图文:县融媒体中心周忠能罗朝兵

编辑:县融媒体中心韦荣整

审校:县融媒体中心韦荣整

编审:县融媒体中心蒙家佳

投稿邮箱:sdtvxwlb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8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