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采摘机器人自动行走识嫩芽,浙江341

发布时间:2023/9/27 13:54:39   

采茶山坡上,悠然见雨雾,连日来,各地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旺季,采茶之候,贵在及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今年疫情影响下,人手严重不足,春茶头茶的采收,决不能让新鲜的嫩芽烂在树上,怎么办?浙江嵊州市三界镇占地亩茶园,找来一位不知疲倦地采茶“高手”,它和人一样能够思考和学习,平均采摘速度2.5秒/颗,能够自动行走,你能猜到它是谁吗?

这位神秘采茶“高手”浑身佩戴高科技,它就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制的采茶机器人,听起来是不是很太高大上,采茶机器人拥有一双厉害的“眼睛”,扫描茶叶是一套双目摄像头,工作原理就像人的双眼一样,茶叶在他的眼里就是3D立体的,它的大脑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分析和网格化定位,精准地判断鲜茶嫩芽的位置,这位采茶机器人已发展到了第三代,茶的嫩芽识别准确度达到了85%。

一个小小的采茶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要求颇高,茶农采摘芽茶时,要做到“快、准、狠”,保证茶芽叶的完整性,茶农一次次把茶芽从树上提出来,手指不能用力,指甲不能碰嫩芽,以免茶芽破损影响品相,茶农从早到晚工作8-9小时,手要在茶园采摘2万次,大概茶叶2万多根3斤重量,一般人是很难有耐心干下去,采茶机器人冰冷的机械臂如何采摘“捧在手心里”的茶叶嫩芽呢?

采茶机器人是由茶叶研究所的李扬博士和几位中茶教授研发,机器人的每一次动作他们都要认真记录和观察,一台双目摄像头通过对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的学习,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5%,李扬博士说锁定嫩芽位置后,灵活的机械臂的顶端有一把小剪刀,找准芽叶的叶柄,一刀下去芽叶分离,末端携带的负压吸管迅速将茶叶吸收到茶篓里,这个动作只需3秒快速完成,相比较人工采摘效率偏低,我相信未来4代以后,这个过程控制在1秒内,就可完全替代人工。

现在的农村土地70后种不动,80后不愿种,90后不会种,采摘茶叶要求高,工作时间长太辛苦,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我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是智慧农业的未来,5G网络的普及,国家逐渐提倡农业领域普及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未来农业机器替代人种田,其中就包括了机器代替人播种、施肥、除草、病虫害管理和收割等,在我国的四川崇州市,技术人员通过5G网络远程下达指令,无人智慧农机1个小时收割水稻5-10亩,相比较人工稻田生产成本降低了10%,产量提高了10%。

人类的未来在农业,我们已经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已缺席,但不能在智慧无人农业裹步不前,农场无人化作为一种全新模式,正成为全球农业领域竞争的“新赛道”,前路漫漫我们需要跨越一座座技术的大山,农业无人化必须用智能机器人来完成,智能机器人只有具备了感觉要素、反应要素和思考要素,才能真正迎来农业新的革命。各位网友对农业无人化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文章的话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8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