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资源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小户变大户,联营获共
3月30日,在覃塘区水稻产业联营体示范基地——山北乡石马村农业产业化联营体上演着一幅幅农户同心、热火朝天闹春耕的动人景象。
山北乡石马村农业产业化联营体于年3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实行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员代表共选出19名,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目前石马村农业产业化联营体入股社员共计余户,入股土地多亩。合作社由社员共同出资,按入股的地块每亩20元筹措资金。
看着轰隆的机械梨翻田土,并自动将青苗插入到水田中,山北乡农业产业联营体职业经理人韦学活喜笑颜开,向我们介绍了实行联营体经营模式后的一些变化:“去年我被聘为农业职业经理人,感到非常高兴。未聘任前,我是当地水稻种植大户,常年租地亩,以前租地种粮的时候,有些群众不愿意,出现了‘插花’地。现在这情况消除了,亩均耕作、运输、管理成本降了30元左右。连片种植后便利标准化生产,能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程种植,产品品质得到了保证,销价高出一成多,我们的收成也就多了。”
“我在附近的中板厂打工,原来自己种有3亩水稻,去年的把所有的水田入股联营体后,专心在中板厂做工,老人也能安心地照顾小孩。不会因为农忙抢季节,要看老板的脸色三天两头请假了,收入增加了不少,现在同时供孩子读高中、初中和小学也没有什么压力。”谈到实行联营体经营模式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变化,石马村农户黄桂良娓娓道来。
覃塘区山北乡农业农村中心干部刘偏文说:“山北乡全面推行“三落实一线办”,年召开户主动员会12次,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多人次,带动农户入股联营体合作计余户。建立优质稻产业发展党小组,建设了多亩的石马农业产业联营体试点基地。另外,我乡建立了乡村振兴人才库,累计遴选、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20人,为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石马农业产业联营体实行“保底+二次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按1:1:2:6实行利润二次分配,全年总利润36.2万元,保底收益元/亩,保底总金额19.9万元,剩余利润16.3万元。按照覃塘区推进农业产业联营体“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全覆盖”的总体安排,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山北乡农业产业联营体规模迅速扩大,入股社员达户以上,入股土地多亩。到年底,山北乡将建成各类农业产业联营体基地10个以上,联营体入股土地将突破亩。”
据了解,农业产业联营体,是在自由自愿、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统一经营,实现经营规模化,各方利益分享、亏损共担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的经营,让联营体获得了农资购买、产品销售的优惠渠道,稻种、肥料等农资可以从厂家成批购进,仅肥料价格每吨就节省了元,每亩农资成本减少了40元,去年联营体社员两季共分到元/亩(含稻谷补贴),原来租地的农户也比原来增收了元/亩,联营体经营模式给当地农户注入了一支发展强心剂。
覃塘区委宣传部指导覃塘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韦永满、曾令造、黄家胜
编辑:周虹辰
校对:陈娇连
审核:韦东保
投稿邮箱:qt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