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茶行业里面“普洱茶致癌”可谓是一热门话题,甚至还有一些茶客都谈普色变,毕竟谁希望因为喝了普洱茶,结果导致癌症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讲讲普洱茶致癌那件事首先先言明什么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在发霉变质食品上生长的霉菌产生的毒素,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病毒,长期摄人会增加肝癌的风险。其次,我们再来说一下普洱茶里面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上阵子某某子因为提出”普洱茶致癌“言论而闹得沸沸扬扬,难道普洱茶检测出黄曲霉素就一定致癌吗?从科学理论上讲,在正常情况下普洱茶并不是黄曲霉菌的适生基质,黄曲霉菌的生在环境主要是在含有一定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物质中生长和繁殖,并形成毒素。而普洱茶是一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很低的农产品,并不是黄曲霉菌的理想生存环境,当然在一些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或储藏条件不良时(如过分潮湿等)不能绝对排除黄曲霉菌在普洱茶上生长和繁殖的可能。所以这得看对普洱茶的储蓄情况。检出黄曲霉毒素≠普洱茶致癌就在前段时间,云南农大研究表明普洱茶不含黄曲霉毒素,“科学实验验证,未经过二次污染的普洱茶不含黄曲霉毒素,相反,普洱茶中的茶多酚还有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作用。”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介绍说,云南农业大学与台湾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表明,普洱茶发酵时即使加入黄曲霉菌,发酵结束后,黄曲霉菌不但不能大量繁殖反而还大幅减少,甚至检测不出。在普洱茶传统发酵和机械化半自动发酵实验中,通过对发酵茶叶微生物种类变化的全程监测,均未检测到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霉菌种类生长。根据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博士云无心刊登在保健时报的文章报道:从“检出黄曲霉毒素”演绎出“普洱茶致癌”,是典型的脱离剂量谈毒性的流氓行为。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不可能让人急性中毒。它最主要的危害,是长期摄人会增加肝癌的风险。在各种黄曲霉毒素的类型中,B1的致癌性是最强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科学家总结出黄曲霉毒素B1的摄人量与肝癌风险的关系:每公斤体重每天吃1纳克黄曲霉毒素B1,每万非乙肝患者中每年大致增加1例肝癌;而对于乙肝患者,则是每万人中每年增加3例。美国规定除奶制品之外所有食物中的黄曲霉总量均不得超过20ppb(相对来说,中国的标准还要严格一些)。如果每天吃半公斤花生、大米、玉米、大豆以及各种坚果,而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达到上限20ppb,其总量就是10微克。以成年人体重60公斤计,其每公斤体重的摄入量约为纳克。对于非乙肝病人,相当于每年得肝癌的风险增加了1/6万;对于乙肝病人,相当于每年增加了1/。”简而言之,普洱茶甚至其他茶叶中,因为原料、仓储等环节的存在,确实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但是,其含量较低,还不如各种粮油中的可能含量高。基于其“可能含量”和‘旧常食用量”,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完全不值得担心。参考资料:[1]保健时报/年/9月/14日/第版科学饮食《检测出黄曲霉毒素普洱茶还能喝吗》[2]云南日报/年/9月/20日/第版要闻《回应近期“普洱茶致癌”说云南农大研究表明普洱茶不含黄曲霉毒素》整理:怡臻原茶文化首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后面图片为个人所拍摄,转载请授权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否则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属于新浪微博『怡臻原茶文化』原创!!!往期精彩内容回顾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