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试验田。课题组供图他进一步指出,稻田中CH4和N2O的产生与排放受农事管理与环境因素影响,尤其是水分管理、秸秆还田及氮肥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和土壤中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对稻田CH4和N2O的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效果。事实上,近年来,为满足水稻低碳生产的需求,全球各地发展并采用了多种稻田种植模式及稻田固碳减排措施,并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种植系统及某些措施的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然而,如何比较不同水稻生产系统的减排潜力?考虑经济因素的模式或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是否有所不同?不同水稻生产系统减排潜力的限制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水稻低碳生产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研究论文希望回答的问题。水稻低碳生产能够推动整个农业及食物系统的低碳生产。”曹凑贵表示。据悉,曹凑贵团队提出了“增汇、降耗、减排、循环”的低碳稻作理论,出版了《低碳稻作理论与实践》专著,近期还发表了题为“水稻生产碳中和现状及低碳稻作技术策略”的综述论文。实测数据结合模型模拟“CH4和N2O是稻田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二者的温室效应远高于CO2,在年的尺度下,单位质量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分别是CO2的25和倍。”论文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宏观农业研究院博士后凌霖解释了为何特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