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https://m.39.net/pf/a_4892460.html眼下正是秋冬种的关键时期,记者来到位于剑河县南明镇的贵州省首个“无人农场”建设试点,湛蓝的天空下,只有几台农用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广袤的田野里,不见往年农民在田间的忙碌身影。“过去抢农时靠人干活,现在靠机器就能种田。”看着面前缓缓飞过的农用无人机,南明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成铭感慨不已。记者在现场看到,田边,监测种植环境数据的采集设备,实时监测肥力、湿度等情况,同步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后台接收数据后自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精准计算出需肥种类及比例,并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和生长阶段特点,自动选择定时、远程、循环三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按需施肥、按需浇水。“这可比人眼观察精准多了,整个种植过程都可做到信息化控‘管’。”王成铭告诉记者,按需施肥、按需浇水不仅在节水节能方面能提升30%以上,还能有效避免施肥不均、溶解慢等问题。同时,通过将农用无人机用于喷洒农药等环节,劳动效率提高95%以上。据介绍,剑河县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依托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契机,并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院士团队提供人才技术支撑,积极探索“无人农场”建设,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年,剑河南明大坝成为贵州省首个“无人农场”建设试点,解锁“智慧”种田。无人农场精选了国内集定位控制系统、行走动力和播种装置为一体的先进农机设备,通过在无人农机上安装“物联网”传感器,植入自动避障异况停车、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等功能,提前设置预定路线,利用北斗卫星定位和互联网数据传输功能,远程实时获取农机运转数据,实现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今年以来,实施无人耕作示范土地亩。据了解,为有效降低劳动成本,无人农场还引进水稻精量旱直播技术,大力推广精量播种、大钵毯苗育秧、钵苗育摆秧、无人直播、无人机植保等生产方式,省去人工育秧、插秧等多个繁琐环节。“开了眼界,有很多新奇的体验,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所在。”欧运超是当地一名种植“老把式”,如今在无人农场工作,现在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剑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显著说,接下来,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全力做好全省首个“无人农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同时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围绕“一主两辅”产业部局,积极引导各乡镇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促进全县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乡村振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丹 李卓檬图片来源 剑河县南明镇农业服务中心编辑 钱仕豪二审 李丽三审 熊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