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青菜移栽的关键时期,在赤水市长沙镇赤岩村种植大户吴小兵的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旋耕机轰鸣,二十余名群众正在忙着起垄、定穴、施底肥、移栽。“这块地有近10亩,往年人工翻耕至少需要七八天,现在租赁农机翻耕后,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而且翻耕深度,比人工还要深,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种植效率。”种植大户吴小兵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长沙镇结合本地山地坡地较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进中小型农业机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农机租赁服务,提高全镇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据统计,长沙镇现共有各型号旋耕机50余台、脱粒机余台、微型收割机4台、植保无人机1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为群众提供农机租赁、技术支持等服务。“农业机械由于成本较高,如果普通群众自行购买,资金压力大,且可能会造成农机浪费。因此,由我们合作社出资购进农机,农户根据自身需求租赁农机服务,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好资源。”长沙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仕海说。长沙镇通过引进农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机租赁服务,极大地发挥了机械化作业的优势,让“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满身土”的传统农耕向“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的现代化农耕模式转变,跑出了农业生产的“加速度”,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柳编辑徐春燕二审吴浩宇三审陈富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