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我们的新时代江西余干机器换人庄稼汉

发布时间:2022/6/30 15:34:04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关键时期。记者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古埠镇丰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看到,各类现代化农机大显身手,多个不同种类的机器人来往穿梭忙碌。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机器人成了这农场的“新农人”。

检查电池、丈量田块、设置飞行高度、开始起飞……4月5日,暖阳融融,余干县古埠镇丰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附近,两架大功率的农用无人机正在起飞、升空,进行飞播作业。种粮大户邱永安和工作人员娴熟地操作着无人机升空、旋转、平移,低空掠过农田,机翼两侧均匀地向稻田喷洒着早已育好的早稻种子。

45岁的邱永安是古埠镇禁山村村民,过去打理流转承包的亩田,顶着日头,踩在水里,汗流浃背,满身泥泞,累得够呛。如今,智能农机田间自走,邱永安只需拿着手机在一旁遥控驾驶即可。“耕牛”化身“铁牛”,农机上加装了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全程记录农机的作业面积、运行轨迹和土地平整度等数据。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即时了解农机的耕作层有多深、耕作面积多大、是否存在重复耕作和漏耕等情况。脚不沾泥,手不碰水,一眨眼耕好一大片,如今的邱永安不用下田就把田种了。

“以前说开着飞机打农药,玩着手机管田间,穿着皮鞋收稻谷,而现在这些都变成了现实。从打谷机、收割机到无人机,我都会用。”邱永安笑言。“今年,合作社流转土地多亩,预计粮食产量超万斤。”

“现在啥都讲究智慧,科学种地也是智慧农业,无人机直播、施肥、喷药又快又好,光这一下就能为我节省不少钱。”农户万球先几年前流转了亩地,每次打药、除草都得好几天。看着忙碌的无人机,计算器啪啪这么一打,啥都清楚了。

4年,邱永安开始种植水稻,“那时我就承包了亩田地,用的还是老方法,人工播种撒秧,费事费力。”

“年轻人要敢想敢闯。”在家人的建议和坚持下,年,邱永安东拼西凑万元,成立了余干县丰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各项机械设备,通过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插秧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和烘干机……为进一步控制人力成本,该合作社逐渐引入各项机械设备,通过现代化农业科技,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而邱永安也成为了操作这些机械的技术能手。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合作社有11台植保无人机、8台插秧机、12台旋耕机、10台收割机,全年累计服务次数达余次,飞行时间多小时,作业范围5万余亩。

“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保障农作物安全、土地安全和环境安全。我们将加大推广应用,扩大飞播面积。”余干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现在,无人机飞防作物范围越来越广了,从最早应用于粮油生产,已经逐步扩大到茶叶、果蔬等作物,有效提升了全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说到此次飞播早稻,邱永安心中满是欢喜。他告诉记者,今年种了亩早稻,半个月前就用拖拉机翻耕完毕,现正进入育秧播种阶段。一架无人机每天可以播种余亩,两架无人机几天就可以播完。除了一些不规则田块和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的地方要进行人工育秧以外,其他的稻田都使用机械化育秧和无人机播种,机械化率超过90%。

近年来,余干县打破传统农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将机械化作业从地面延伸到空中。同时,在强化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气象(防汛抗旱)、农机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各项服务功能,组织、引导和带动种植农户从机耕、育秧、机插,到统防统治、机收、烘干,实现全程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套餐式”服务作业流程。(韩海建)

来源|学习强国江西平台

责编

余佳

审核

陈青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2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