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优势 >> 农业集约化才能带动积极性,未来一定是高度
农业集约化才能带动积极性,未来一定是高度集约化、高度机械化的
不变味的发展方法在目前这个时代貌似行不通吧,相信国家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智能,自动化的高度发达)的时候味道会变回来的。
为什么不能引领潮流,像仲甫先生那样,如果农民还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可能会好的多。
房价上涨影响太小了,毕竟房价再怎么涨,咱还是可以吃的上米的!
但是粮食和房子可不一样,涨起来后咱可真就要为粮食发愁了!
农业集约化才能带动积极性,未来一定是高度集约化、高度机械化的。
在岁月的长河中,农民这一职业从不曾消亡我国主要产粮的只有几个省份,江西,湖南,东三省,还有一两个省份记不清了,在江西湖南这种地方根本就没办法搞什么大型机械化种植。
这方面咱们和老美没得比,人家大片大片的平原,想怎么玩怎么玩,这是我们所不能比拟的条件。
建议先去查一查我国主要产粮省份,再看看这几个省份的地形有几个适合大规模机械种植,咱们不是老美,没有人家那大片大片的平原。
现在要玩完了,我国粮食两块一斤(还是一公斤我忘了),多少年没涨过价了,压根没人愿意种田了。
机械化没能大规模应用只有一个阻碍因素: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显然受制于这一因素,所以一定是要等农业生产发展成为高度集约化。
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不是应当提倡的。
我们只活几十年,可如果我们的生命能为后来的生命做出贡献,那就够了。
我们的国情和欧美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咱国内多山,平原什么的相对较少,而种植粮食尤其是大米都在南方,南方多山,机械大了进不去,小了不给力。
因此我们要按照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目标还很遥远。
除了平原地区可以使用机械外,大部分山区,尤其是南方多山,基本上需要很长的时间的,不是你说马上机械化自动化就可以的。
对于你们来说肯定没错,对于我们农民来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农民的尸体和血汗上面的,但是却没有收获。
很多人接任都在胆心的是,在父母辈之后,还会有人选择种地吗?
就以我老家而言,我们现在都是直接用机器来进行耕种和收割的。
如果是请工人的话,不仅要付人工成本,还要给人管饭。费时费钱,况且现在人工也不好找,大部分年轻力壮的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了,其实去工地搬砖都比这赚的多!
我家里目前还需要请人干的农活,就是纺棒子叶了,一个纺,一个棒子。
这个是我这个农村出来的熊黄子最不喜欢干的活。
二毛五一斤,为了以后长蒜,现在免费“迪”蒜苔,今年老家一直不下雨,好多小苗都旱死了。
小时候的回忆我小时侯帮父母除玉米地里的杂草,手拔。就因为省钱不打除草剂。拔一天腰酸背痛手上全是伤口!
上周去赶会,大蒜卖一块钱一把,一把10个。一个大蒜合一毛钱!真的是太低价了!市场上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家在卖这个。
还有一种摘苞米的活,我们叫撸苞米叶,反正苞米地的活最不好干了。
又热又刺挠人还不敢穿短袖衣服。
十几亩地,削杆和刨岔子,现在还不能焚烧秸秆。
去年我们这儿还是灾年,干一年靠着公家保险勉强不挣不赔,减产百分之六七十。就这,为什么要种地?
我们河北东南部的也这么说,印象深刻的是茅草的嫩芽剥开能吃,就叫“姑姑滴”,甜的,老了以后长成穗就不能吃了。
玉米地拔草真的很累顶着大太阳。后来就打除草剂了,好用打完真不长。
城里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二代们的集体狂欢罢了,里面还有财富密码呢,你只要编个穷山恶水出刁民、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的故事,就是高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