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xuexily.com/m/
公元年—断头台断头台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出名、最致命,也是最持久的发明,一直被用到法国废除死刑为止。有些工具或制作过程因为命名特殊或直接套上发明人名讳,让后世永远记得是谁创造出来的:像是魔鬼毡(velcro)、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sation)、垃圾桶(poubelle)等,其中最「妙」的例子应该是断头台(guillotine)。最「妙」的例子?其实并非如此。断头台的发明背后有两大甚至三大荒谬。首先,发明它的并非解剖学教授约瑟夫.伊尼亚斯.吉约丹(JosephIgnaceGuillotin,-),他不过是提倡者。当年他以第三等级议员的身份要求修改刑法(年12月1日),改用一种新的方式执行死刑,取代当时普遍流行的残酷手法。该提案指出:无论被告犯下何种罪行,只要法律判决被告有罪并处以死刑,就该用单一、简单的方式将罪犯斩首。众人皆平等,所以死法也该一样!吉约丹只是针对这个机制提出明确的想法。他参考了爱尔兰、苏格兰、义大利等地使用的设备。作为提倡者,他委托外科医师兼生理学教授安德烈.路易(AndréLouis)开发出这套装置,并详细说明其构造。这装置在年4月终于正式「开张」(这样形容应该没错吧),处决了一名普通罪犯。曾经有段时间它被人称作「louisette」或「louison」(创造者的大名),但不久后却被冠上推广它的吉约丹之名「guillotine」。吉约丹医生(还有他的同事)当然都不想把这个装置冠上自己的大名,此为第二个荒谬。至于最后一大荒谬是,开发此装置的初衷,原是为了回应当时国家民意代表的人文主义诉求,为所有人提供一种唯一且相同的处决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折磨与血腥场面……只是在所有人的共同记忆中,断头台已经成为革命中专政时期的象征,执法者几乎全年无休,光是雅各宾专政时期就处决了近一万七千名受害者。所以这台被冠上「爱国剃刀」、「寡妇制造机」等名号的机器,是永远无法跟其发明者断绝关系的。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最擅长用最刚好的字眼来形容:他在《文学与哲学论文集》中说:世间不如意事多了,哥伦布没法在自己的发现冠上自己的名字;吉约丹则是永远无法让自己的大名摆脱他的发明……公元年—坦克制造坦克需要的技术其实在一战前很久就已经凑齐。都是这场没完没了的仗,才让它不得不于年诞生。战车早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公元前三千纪中叶的美索不达米亚就有:其华丽的身影就出现在著名的「乌尔军旗」上(「战争面孔」那面)。至于配置装甲的构想也不是前一天才有(虽然没那么久远):李奥纳多.达文西早在年就想到了,他设计了一台圆锥状的木质机械,内层配有金属装甲,并装备轮子与大炮,可搭载八人,这座名副其实的移动塔楼,可以在短时间内打乱敌军阵形。不过现代化的突击坦克要等到年4月才出现在战场上,但那也不算什么新东西,上面的履带是美国人班杰明.霍尔特(BenjaminHolt)发明出来给农业机械用的,专利早在年12月19日就拿到了。若是一战爆发前就已具备所有需要的技术,为何没人早些想到要做出来?头号原因当然是战略考量:年8月,多数参谋部高层依然迷信骑兵与步兵战术的优越性,法国尤甚。报应很快就来了:年8月22日,法国骑兵上刺刀往位于沙勒罗瓦的德国阵地冲锋而去,结果一天之内阵亡了二万七千名士兵!渐渐地,为了避免这种血腥屠杀再次上演,与战者开始筑壕沟掩护友军;而此时包括炮兵上校尚.埃斯蒂安(JeanEstienne)等军官开始建议采用装甲车。但做起来没那么容易:战场已经被绵长的战线一分为二,要设计一辆能在枪林弹雨中从容穿过泥泞不堪,甚至还布有铁丝网的无人区,而且还不会损坏的战车,这是何等的挑战!自年起,英国人跟法国人相继研发了几种装置,但效果都大同小异:这些初期的坦克既慢又笨重且不易操控,一出场就会成为敌方炮手的主要目标。年4月16日的贵妇小径保卫战,投入贝里欧巴克的一百二十八辆坦克中,有七十六辆被歼灭。最后的救星是埃斯蒂安将军(于年晋升)与企业家路易.雷诺(LouisRenault)并行研发的装置,也就是配备了机关枪与三十七毫米口径大炮的轻型坦克FT-17;它可搭载两人,最高时速达八公里。更重要的是,打从年夏天开始投入战场后,它的表现完全抢去其他武器的锋头;此机型一共生产超过三千多辆,爱用者遍及全世界。果然是名副其实的「胜利坦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3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