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聚焦如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22/9/30 15:35:39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2月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发布的第1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年是极其特殊和重要的一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三农”。而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最直观体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补齐的最突出短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引擎。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水、电、路、气、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改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情况看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成效明显,但城乡之间仍有差距。与城市相比,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聚焦于水、电、路、气、房等基础层面,部分农田缺乏有效灌溉设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滞后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水平和能力也远落后于城市。乡村教师、医生等人才缺口严重,乡村文化建设形式大于内容,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一些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农村散煤燃烧、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问题尚未根治,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2.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不足、标准偏低,尚未有效支撑起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一是部分“老少边穷”和深度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在道路、农村饮水安全、通讯覆盖等基础设施方面缺口依然较大;二是大量农村地区道路建设标准偏低,给排水设施覆盖不全,供电设施改造升级缓慢,偏远乡村通信设施通达率低,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等人居环境治理尚未完成,无法满足当前乡村发展需求;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倾向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生产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相对薄弱,如,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足,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仓储物流的短板尤其严重,目前只有大概41.7%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库,11.1%配备了冷藏车,12.9%有陈列冷柜。

3.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少统一规划,管护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村庄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和空间规划存在不完善、不合理现象。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质量不高,且建设标准偏低,长期处于“有建无管”的状态,既缺乏管护资金,也缺乏管护机制。以乡村道路建设为例,部分前期建成的公路由于标准较低、抗灾能力较弱、安全设施不到位、养护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已出现“油返砂”现象,工程长期效益尚未得到很好发挥,距离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数量较少,分布较为散乱,空间跨度大,设施实际使用体验较差,且服务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不到位,利用率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具体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01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年3月4日提出的。习近平指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此次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在“启动省域、市域范围内示范创建”,并明确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同时,通过“加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路条例立法进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措施保障对“四好农村路”的维护,通过政策不断引导,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02农村水电供应保障

一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要求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布局、建设以保证人口密集区域人员的生活用水需求。并且在有条件地区可将城市供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9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