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介绍 >> 春天里奋斗的北大荒之一把智慧农业
北大荒的每一份耕耘,都致力于让“中国饭碗”装满更多的“中国粮食”。北大荒集团重仓布局数字化,通过科技的力量赋能中国农业转型。
01:58春天,万物萌动。沉寂的黑土地被北大荒的春耕唤醒,电子高速精量播种机驶过,破开松软的黑土,又快又好地播下一粒粒种子……水田里,加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驶过,水光潋滟,又匀又直地栽下一行行秧苗……科技的力量正在春耕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亲自为北大荒擘画了“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的“三大一航母”发展蓝图。
北大荒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升智慧农业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水平,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机械集群播种玉米
在这个春天,他们把最先进的农机驶进黑土地,最前卫的农技“种”在土地里,把“智慧农业”的论文写在龙江春耕的大地上。
农机:看屏,看数,智能化,工厂化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变化,正在“北大荒”各地生动地实践着。
“现在,一部手机就能进行大棚供水、施肥、施药、调酸作业、监测温度、查看水稻育苗生长状态,实现24小时监控。”北大荒集团前进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启增说:“的确不一样了,以前种地看天,现在种地看屏!”
当数字化深入田间地头,就打开了农业生产无限想象空间,不仅实现管理高效化、生产精准化,还提升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水稻插秧作业
走进前进农场有限公司农业技术服务站,可以看到2栋近5米高、占地约1亩的白色大棚,四组管道线路蜿蜒于头顶上方,多种智能设备自动运作,宛如进入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科技工厂。
农业科技服务总站技术人员孙荣赞说:“智慧大棚内科技范儿十足,内部装有高清摄像头、自动卷帘器、水肥一体机、土壤湿度传感器、秧田智能巡检机器人等设施,可以实现供水、施肥、施药、调酸作业自动控制……”
智能设备的工作效率如何?是否容易操作?现场的技术人员给出了答案:“往年四五个人摆这一个棚都手忙脚乱,自从用了自动摆盘机、起盘机,不仅摆盘质量好、标准高、速度快,还节省了人力,2个人就能操作,光人工这方面就省一两千元钱。而且这种智能设备操作简单,即使刚接触设备的种植户也能很快上手,真的很‘接地气儿’。”
现代化育秧大棚
“智慧农业”的运用在前进农场是“减员”,以前四五个人的活儿,现在一两个人就能干好。而在被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达到的效果则是“提速”,实现“四倍速育秧”。
今年友谊分公司投资万元建立了占地㎡的智能育秧中心,并引进了高温杀菌、双氧催芽、智能暗室、智能机械作业手臂及AGV自动驾驶技术,通过这些智能化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水稻育秧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控制智能化、经营规模化,让育秧速度整整提高了4倍。
无人农场:升级,融合,可复制,可推广在“减员”和“提速”后,“智慧农业”更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无人农场”显然是最“热”的回答。
无人化是数字农业的核心。
工厂化育秧
近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三分公司第三管理区的农具场,技术人员正在为有机户的插秧机安装北斗自动导航系统,为农机装上“智慧大脑”。
“以前老式的插秧机,靠农机手的经验来进行操作,我今年安装了无人驾驶导航系统,车自己能走,我在车上看看苗的深浅度,省时又省力。”第三管理区种植户白勇一边听技术人员的介绍一边说。
为应对雇工难、雇工贵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八五三分公司积极引导种植户为原有的高速侧深施肥插秧机配置安装带有平板电脑、电机、方向盘等部件的北斗自动导航系统。
试驾高速插秧机
另一边,为了创新无人农机作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胜利农场有限公司在设备和技术上持续探索升级。近日,第六管理区技术人员为近百台高速插秧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迎战”接下来逐步展开的水稻插秧作业。
随着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在北大荒各地兴建的无人农场,既是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缩影,也是农业数字化赋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理想中的智慧生产,是从春季整地、夏季管护到秋季收获,农作物生长的全流程都能实现无人化操作,而这一设想正在“北大荒”慢慢变为现实。
为高速插秧机装北斗导航系统
4月27日,另一个喜讯传来,北大荒集团《数字农场建设指南》团体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启动建设了两批共20个数字农(牧)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以示范带动,创新引领探索现代农业新高度。实现水稻、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协调发展,围绕智慧育种、智慧土壤、智慧栽培、智慧气象、智慧装备、智慧生产、智慧水利等关键场景应用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数字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农业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也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更强动能。
大豆播种现场
农技:埋管,改装,节本增效,提产能玉米种子和滴灌管线一起“播种”?
4月2日,绿色草原牧场有限公司6.4万亩滴灌玉米拉开播种序幕。在第九作业区滴灌玉米种植地块,台播种机匀速向前,玉米种子、肥料和一条条滴灌管带一同“播种”,埋入黑土地,黑色的滴灌管带将伴随玉米整个生育期,在拔节、抽穗、灌浆等关键时期,及时为玉米提供水分和养料。这项农技叫做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破解旱作农业抗旱增收难题的一项重要成果。
滴灌玉米播种现场
从年开始,绿色草原牧场采用大垄双行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玉米示范田产量首次突破了吨粮,达到.77公斤/亩,是该牧场类似条件地块近年来常产的1.26倍,创下亩产新高。今年,该牧场全力推广无膜浅埋滴灌种植技术,扩大种植规模到6.4万亩,占耕地的45%。
玉米通过应用新技术亩产大大提升,在一边的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为破解大豆重茬减产的问题,农机工人们正在进口精量播种机上安装创新研发的智能精量微喷装置。
安装精量微喷装置
“这个智能精量微喷装置有效避免了大豆拌种费用高、根瘤菌剂活性低的缺点,在大豆播种的同时,向土壤内部精量、定位喷施液体菌剂的智能微喷装置,通过喷施将根瘤菌固定到土壤中,让根瘤菌剂在确保活性的前提下有繁殖空间,实现了从‘拌种’到‘伴种’的突破。”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韩鹏说。
据了解,该设备安装在进口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上,通过播种实现一次性作业、一次完成,开沟器后方的喷淋装置喷施大豆根瘤菌剂,随后镇压封土、压实,伴随着种子萌发确保根瘤菌剂发挥作用。
玉米播种现场
今年春播期间,北大荒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提高机播质量,大面积提升单产潜力。北大荒集团农业发展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集团投入播种机台、新增高性能播种机台、新增高速插秧机台,召开机播质量提升现场演示活动次,组织机播质量提升技术培训次,参与培训农机手人次。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不断提升智慧农业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水平,取得积极成效。数字经济正逐步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方式不断转型。农业物联网、S等领域的农业科技水平始终走在全国甚至世界前列,数字化转型正步入深化应用、加速创新、引领农业重大变革的快速发展轨道。
北大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表示,北大荒集团将继续充分发挥集团化作战的组织优势和农业技术应用场景广阔、农业现代技术到位率高、农业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快的技术优势,通过持续实施“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北大荒力量。
记者:姜斌刘畅;摄影:姚续春张海涛田野沙鸥王志弘于爽高婕刘晓岩;视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