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资源 >> 年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籼粳杂交稻优
籼粳杂交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自年起连续3年入选为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根据《年全省农技推广工作要点》,主推优质籼粳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内的10项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优质籼粳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力争推广面积达到万亩。
一、技术要点
1.科学选择良田良种。种植籼粳杂交稻对粮田基础设施和地力水平要求较高,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性良好、地力较高的田块进行。预估不施氮肥条件下,中稻亩产-公斤,晚稻亩产-公斤,肥力偏差田块亩施商品有机肥-公斤,实现籼粳杂交稻亩产公斤以上。在选好良田的基础上,科学选用良种是籼粳杂交稻高产高效的关键。宜选择广适质优、高产抗性强的主导品种,如甬优、甬优、甬优9号等。
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号
2.严把浸种消毒关口。播种前选择晴天均匀摊薄晾晒1-2天,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晒种时切忌在水泥场暴晒,以免种子高温灼伤。晒种后先用清水选种,间歇浸种24小时,然后用咪酰胺等药剂间歇浸种消毒12小时以上,防止种传病害。浸种时注意浸露结合,既保证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又有充足的氧气供应。籼粳杂交稻浸种有别于籼稻,宜保障间歇浸种36小时以上。浸种后置于透气性良好的器具中适温催芽至破胸露白待播。
3.备好秧床适期播种。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作秧田。整墒前施足底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普钙20-2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5-15-15)25-30公斤。秧田做到墒平沟直,墒宽1.5米,沟宽0.3米,沟深0.15米。籼粳杂交稻播种期安排要充分考虑前作收获时间、秧龄弹性(弹性小、要求短秧龄)、播始期(相比同生育期的杂交籼稻偏短)、抽穗期常年光温资源(要求晴天多、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因素。全省一季中粳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将抽穗扬花期控制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初。双季晚粳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至6月底,最迟不超过7月初,将抽穗扬花期控制在9月中旬。
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号长势
4.培育叶蘖同伸壮秧。采用湿润育秧或塑盘旱育方式培育叶蘖同伸壮秧。湿润育秧一季中粳亩用种量0.75-1.0公斤,按秧本比1:10-15安排秧田面积,双季晚粳亩用种量1.5-1.75公斤,按秧本比1:10安排秧田面积,秧龄22天以内。塑盘抛秧播种量按每孔平均2-3粒种子,秧龄20天左右。如,选用孔塑盘,一季中粳需秧盘55盘左右,双季晚粳需秧盘90片左右,每盘约播种20-25克干种子。选用孔塑盘,一季中粳需45盘左右,双季晚粳需秧盘70片左右,每盘约播25-30克干种子;机插秧大田一季中粳亩播20盘左右,每亩75-80克,双季晚粳亩播35-38盘,每盘60-70克,秧龄不宜超过20天,以18天左右为宜。视种子千粒重大小可作适当调整,尽量通过稀播匀播降低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
5.保障移(抛)栽合理基本苗。合理基本苗是优化水稻群体结构、挖掘籼粳杂交稻产量潜力的关键。一季中粳移栽田亩栽1.2-1.3万蔸,每蔸2粒谷苗,移栽规格26.6×20.0厘米或30×16.7厘米;抛秧田亩抛栽1.3-1.5万蔸基本苗2.5-3.0万;机插秧尽量选用9寸机,栽插规格以30×12为宜,选取大档取秧量。双季晚粳移栽田亩栽1.6-1.8万蔸,每蔸2粒谷苗,移栽规格26.6×13.3厘米或23.3×16.7厘米;抛秧田亩抛栽1.8-2.0万蔸,基本苗3.5-4万;机插秧尽量选用窄行7寸机,栽插规格以25×14厘米为宜,若采用传统9寸机,栽插规格以30×12厘米为宜,并适当调大取秧量,确保足够的基本苗。
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号所获荣誉
6.合理大田肥料运筹。中等肥力田块,一季中粳亩产-公斤,亩施纯氮16-20公斤,双季晚粳亩产-公斤,亩施纯氮14-16公斤,磷、钾肥用量按高产栽培N:P2O5:K2O=1:0.3-0.5:0.8-1折纯量确定。氮肥运筹按照基、蘖、穗肥比4:2:4或4:3:3比例进行,基肥于移(抛)栽前随耕耙田时施用,分蘖肥于移(抛)栽后7天左右施用,穗肥一季中粳于剑叶露尖或剑叶全展时施用,双季晚粳于倒3叶或倒2叶抽出时施用。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钾肥可分基肥和穗肥2次施用,各占50%。总量确定前提下,如使用复合肥或商品有机肥,N、P、K按实际用肥量折纯计算。
7.科学管水强根促蘖。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水分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移(抛)栽期浅水插秧,栽后3-5天排水露田促根系生长。分蘖期以薄露灌溉为主,不宜深水灌溉,并多次露田促蘖促根。当田间苗数一季中粳达到计划穗数的80%、晚粳90%左右时,开始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拔节期至抽穗期建立浅水层,确保“有水抽穗扬花”;相比籼稻,籼粳杂交稻灌浆结实期长,抽穗后需多灌一次水,全期分多次浅水灌溉,提倡后水不见前水,保持田间湿润,实行“干干湿湿壮籽”,后期切勿断水过早,确保穗基部籽粒充分完熟。
8.综合防治病虫害。秧田期重点防治恶苗病、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等,栽插前打好“送嫁药”。本田前期主防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中后期重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穗颈瘟等。因籼粳杂交稻穗型大、着粒密,始齐穗时间较长,尤其要重视稻曲病防治,重点把握抽穗破口前7-10天或10-12天(判断指标:主茎剑叶和倒二叶叶枕平齐时)及破口抽穗期两次关口,选用氟环唑、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肟菌脂·戊唑醇、噻呋酰胺等药剂,用足水量科学防治,确保防效。
9.科学除草、安全用药。籼粳杂交稻对除草剂施用较籼稻敏感,在不同生长期要科学选用适宜药剂防治杂草。秧田播种前可选用40%苄嘧?丙草胺除草,秧苗3叶1心期用15%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复配剂秧面喷施除草;大田抛栽后5-7天,选用37.5%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结合分蘖肥施用撒施;分蘖末期及孕穗期慎重选择药剂除草,可选用2.5%五氟磺草胺或10%氰氟草酯兑水喷雾。
10.适当迟收减少损失。根据籼粳杂交稻分段结实的特性,其抽穗至成熟期较籼稻长,一季中粳齐穗至收获期需50-60天,双季晚粳需45-50天,建议每穗饱谷95%以上谷粒黄熟时进行收割,切忌断水和收获过早,以免影响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品质。
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号大米
二、适宜区域
适宜基础地力好、水利设施完善田块,重点在环鄱阳湖、赣抚平原及吉泰盆地地区示范推广。丘陵山区、田间湿度大或土壤瘠薄地区不宜种植。
三、注意事项
1.培育短秧龄壮秧。播种前用咪酰胺浸种,稀播壮秧,小苗移抛栽,秧龄控制20-25天以内;籼粳杂交稻对旱育保姆拌种、烯效唑浸种、多效唑控苗、除草剂等比籼稻敏感,用量、浓度要调减至1/2以下。喷施除草剂时水面切勿浸过心叶。
2.浅水返青分蘖。晚稻移栽期气温高,移栽插后及时露田、浅水分蘖促根,防止淹灌造成籼粳杂交稻根系受损、分蘖受阻。
3.防好稻曲病和纹枯病。重点是把好抽穗前两次防治关口,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