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资源 >> 瞭望擦亮以工支农金字招牌,培养知农爱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
江苏大学有两大发展目标,一是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二是农机特色优势更加鲜明
在现代农业装备领域,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30年左右的差距,主要差在高端装备与核心技术上。缩小这一差距,需要集中资源办大事、办难事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大学肩负着重大使命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凌军辉陈席元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江苏大学因农机而生、因农机而兴,在上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守“农”根,固“农”本,保存了农机教育的有生力量。
“内涵式发展就像登山,‘双一流’建设就像台阶,有台阶可以登顶,没有台阶,只要持续努力往上走,瞄准目标也能登顶,这就是我们要坚持的。”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矢志创建农机特色一流大学,擦亮“工中有农,以工支农”的金字招牌。
农业装备魂之所系
《瞭望》:作为一所涉农高校,江苏大学如何探寻自己的发展之路?
颜晓红:江苏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年,为贯彻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以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专业全部师资设备为基础,吉林工业大学排灌机械专业及排灌机械研究室、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后期并入,我国第一所专门从事农机高等教育的学校——镇江农业机械学院诞生于江苏镇江,它就是江苏大学的前身。
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从最早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逐步衍生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工程、农用车辆动力、农机材料、农用水利和节水排灌、设施农业装备等研究方向。
年全国学科门类调整,农机专业随之取消。在当时的情况下,江苏大学还是独辟蹊径,变专业为方向招生,保留了农机研究力量,后来成立农业装备研究院和农业工程学院,学校在寂寞中坚守、于厚积中薄发,努力为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积蓄力量。
江苏大学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为国家输送了近9万名农机装备人才,全国农机龙头企业管理人员超过三分之一来自江大;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半喂入自动脱粒机等国家首台套农机产品,获国家科技成果奖的数量占全国农机领域国家奖的13.6%,形成了“工中有农,以工支农”的鲜明特色与独特情怀。
《瞭望》:作为地方高校,江苏大学如何对标“双一流”建设?
颜晓红:办一流的高等教育,就要有一流的理念、境界和情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要求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我认为,追求一流、崇尚卓越是一所大学的基本品格。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卓越的追求,都要有明确的定位,把自己放在全球高等教育大格局当中,放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思考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坦率说,江苏大学合并组建磨合的痕迹不太深,走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被称为“省属工科院校的排头兵”。虽然每代人都坚守了农机的特色,但毕竟专门从事农业机械这一块的力量是越来越小了。比如说,有些以拖拉机为方向的慢慢转向了汽车方向。
优势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影响力。“双一流”出台以后,我们也在反思,对于江苏大学来说,现在要回归初心和使命,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办出特色。我曾经说过,在太平洋的岛国上,不可能屹立起珠穆朗玛峰。如果要立,也只是立一个几千米高的旗杆,风一刮就倒了。
我们有两大发展目标,一是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二是农机特色优势更加鲜明。我也说过“三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