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在农业发展之中,是杂交水稻的研发重要,还

发布时间:2024/10/12 18:33:29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7277980.html
在农业发展之中,是杂交水稻的研发重要,还是农业机械化更重要?

当今时代,耕地的集中是大势所趋。和大家分析一下:

1、愿意耕种的人越来越少,从事种植的农民老龄化严重,打工潮使青壮年离开土地;

2、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连年增长了,科技手段已经见顶,再突破记录略显乏力,只能从规模集中要产量;

3、中国农业粗放,投入产出比高难与国外农业形成竞争力,美国大农场模式更节省成本;

4、种植结构细分,北旱南涝东西气候差异,当地可选的经济作物少,大面积种植有利于品种、品质的统一。

科技时代,耕地更讲求效率

不同于最传统的刀耕火种,当今农业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割,都是以机器为主。

长江以南的省份,如两湖,江浙地区,大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这里多是水稻田,所以水稻收割机在这里是非常方便的。

机械化作业的特点就是效率高,而且和人力相比成本更低。

机械化耕作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农业历史上,实现机械化操作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个人认为,第一个让中国走上农业机械化的人,贡献才是最大的。

袁老有贡献,但是别把整个中国扣在他一个人身上,更何况粮食生产中土壤、水利、化肥的作用都在种子前面。

想要实现大丰收,不仅需要种子好,作业效率的提高更是重中之重!

没有袁老的杂交稻的国家多了去了,也没见人家饿肚子,实话说种子在产量提升上的作用,和化肥跟农业机械化,水利比起来,贡献属于微乎。

而且袁老这些年单纯追求高产,真有灾难来临,这种需要精心维护,高肥料投入的稻子,未必派得上用场。

袁老的作用在于提高产量,平时没啥用处,关键时作为保底。

杂交水稻的贡献

不要以为现在的人大米饭吃得少了,大米消耗的就少。我们吃的米线、米皮、米粉等各种含有淀粉的米制品,几乎都是米制的,消耗量比直接吃掉的部分差不多。

袁老的贡献在于奠定了中国杂交水稻的基础,并一直在更新迭代,这确实提高了我国粮食产量,间接的降低了粮食价格,并保证了危险时期的粮食产量,居安思危!

加上又是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所以袁老值得被宣传,推崇!

我们现在吃的米都是杂交米,但是杂交米也是有分种类的。

现在能到我们嘴巴里的,都是口感较好的那种。而口感不好的杂交米是用于宣传粮食安全的那种。虽然口感不行,但是其产量高啊!

但无论哪种都是杂交米,袁老都是居功至伟的,没有他的心血开创,我们可能现在连米都难吃上。

知道野外原生非杂交的稻穗有多大吗?你可以参考一下街边的狗尾巴草。

而现在的稻穗呢?得拿两个手托着才行。所以这么一比对就可以看出杂交水稻对我们有多重要了。

此外,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也要告诉各位,真正的五常大米其实在市面上是非常稀缺的。

五常大米就是像茅台酒和茅台镇酒一样,大家吃的通常都是五常周边的米。

杂交水稻对于我们的意义

在70年代的粮食计划供应中,还要一种稻米被称之为杂优稻,杂优稻其实就是籼米,口感和大米相比是会差一点。

籼米是涨锅不涨肚的,毕竟在价格上它会便宜一点。

我的整个中学时代和上大学时期,都是吃的杂优稻。在上大学之前感觉从来没吃饱过,那时候更不敢奢求米的口感如何。

如果你用籼米来做炒饭的话,就要加各种调料:味精、五香粉、十三香、食用油等等,再加点葱姜蒜末,这就等于是深加工一遍。不过这也会非常好吃!我大学的时候很喜欢吃籼米炒出来的饭!

并且杂交米(因为没有黏性,分散度好)做的炒饭比梗米、五常米(御贡长粒香)等炒出的效果还要好!

再比如用杂交米做出来的年糕米线等,小吃摊的师傅用大勺一颠,那才叫香啊。

现在口感好的大米吃多了,反而更怀念之前吃的杂交米了!好的籼米不吃菜我能干吃三碗,太黏的米我吃一口都嫌费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