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市场 >> 共青团农场智慧农业助力春播精准高效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播种工作中具有省工、省时间、节约土地的优势,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随着农业生产向集团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共青团农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蝶变”。今年共青团农场%实现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智慧”农业让共青团农场今年的春播工作实现了精准、高效、低耗的目标。
4月14日,在共青团农场园区,农机手皇亚东正在操纵页面,使播种机配套北斗卫星导航全面进入无人驾驶高效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施肥、覆膜等作业。在播种机车的驾驶室内,皇亚东的右前方有一块触控式液晶显示屏,播种机作业项目及条田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点击开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之后,拖拉机随即进入自动航线模式,油门、方向盘都不用人工来操作,按照设定好的直线匀速前行。使机组作业不重不漏,为后续田间作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幅度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导行系统还可以进行夜间播种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机车的出勤率,提高了机车的使用效率。共青团农场农机手皇亚东:“自从用了这个导航技术,我们开拖拉机的舒服多了,解放了双手,现在用导航播的比原来手播的好的不是一点点,种植户特别满意,原来用手播的慢嘛,现在这个导航速度也提上去了,一天播个一百多亩,现在这个导航提升了一天的播种速度,比原来手播的更好。”共青团农场棉花承种植户梁战友紧紧抓住这几天气温回升快、地温适宜有利时机,提前准备好农资进行播种。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精量播种机,播种效率提升了20%,今年承包亩棉花,3天可完成全部播种工作。梁战友表示,“智慧”农机可以更加精准地设定作业路线,最大限度减少农机作业中的重叠和遗漏,提高作业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共青团农场棉花种植户梁战友:“现在我们老百姓种地是越来越轻松了,机车也是用的卫星导航,我们也实现了精量点播,也解放了以前劳动力放苗这一块劳作,像我们去年这块地打的最高的产量也实现了五百多公斤,现在我们全程都使用机械化达到了百分之百,农业科技对我们农业生产推动还是挺大的,现在我们一个老百姓管上几百亩地,还是很轻松的。”据共青团农场园区区长薛辉介绍,今年园区共播种棉花13万亩,用卫星导航播种只需要10天就可全部播种完毕,比起传统播种方式提前了5天。农业导航是现代农业迈向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共青团农场卫星定位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全面覆盖,是精细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春播由精量到精准的农业现代化转变,并逐步实现棉花从播种、中耕、打药、田间管理到采摘的全程机械化,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共青团农场园区区长薛辉:“近几年开始,我们农场大力发展以卫星导航播种,精量播种、自动灌溉、平衡施肥,还有一个精准施肥、视频田管、水情监测、无人机植保作业等以农业信息为主导的精准农业,在农业节水节肥省地省人工省机力,增产增效方面我们效果比较显著。”共青团农场加快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率先%实现精准耕种、精细加工,棉花、番茄等主要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播种和采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9.9%,居全国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共青团农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08万亩,棉花品质连续三年位居兵团前列。共青团农场园区区长薛辉:“我们农场在年和年两年的时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占地面积,也是最大的6.81万亩地的一个喷滴两用的滴灌节水设施,全面实现高新节水灌溉,职工通过在屏幕上点击鼠标或者是手机短信包括地里面的遥感测定都可以,就可以把作物进行灌溉,实现智慧农业的发展这个效果比较显著。”文/图:徐春梅孙亚萍编辑:宋福娇责任编辑:张元新请扫描下方